[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施工用受力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4628.X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7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煦;施祝斌;陈建豪;曹将栋;吴澎;陈世华;施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L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施工 用受力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用受力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顶板、底板以及支撑板,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终端控制器,顶板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和压力计,第一电动推杆的推动端固定连接有挠度检测仪,挠度检测仪上固定安装有无线收发器,压力计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推动端固定安装有压力板,终端控制器与压力计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终端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电性连接,无线收发器的输入端与挠度检测仪电性连接,无线收发器的输出端与外接计算机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移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受力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事业的发展,新建高速公路及桥梁越来越多,同时既有的许多桥梁亦逐渐进入了养护维修阶段,有关专家鉴定桥梁使用超过25年以上则进入老化期,据统计,我国桥梁总数的40%已经属于此范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桥梁管理者对桥梁的养护已日益重视,为了适应公路运输载重量不断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桥梁,使之能继续安全地为公路运输服务,需要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
桥梁结构的检测主要包括桥梁的检算和外观检查工作以及承载力检测,通过检算与外观的检查我们可以基本上确定桥梁结构物的使用状况,然而理论推断与实际结构的特性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是承载力的鉴定,目前桥梁承载力的检测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现有的桥梁承受力检测设备结构复杂,检测过程较为繁琐,稳定性差,且在移动时不便,无法对桥面进行小范围的定点检测,使用效果差,使得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用受力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桥梁施工用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以及支撑板,所述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终端控制器,所述顶板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和压力计,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推动端朝下且固定连接有挠度检测仪,所述挠度检测仪上固定安装有无线收发器,所述压力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推动端朝下且固定安装有压力板;
所述终端控制器与压力计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终端控制器的底部通过两个连接线缆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的输入端与挠度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的输出端与外接计算机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刹车轮。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中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两个通孔分别位于压力板和挠度检测仪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压力板和挠度检测仪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施有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终端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一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与外接计算机通过数据线电性连接。
一种桥梁施工用受力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本装置通过万向轮移动至需要检测的桥面上;
S2:然后通过数据线将终端控制器外侧的与外接计算机进行连接;
S3:通过终端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向下推动挠度检测仪,当挠度检测仪穿过通孔且与桥面相接触时,停止下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46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