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转炉终点金属熔池游离氧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3659.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3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杨利彬;赵进宣;杨勇;汪成义;赵舸;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和欢庆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转炉 终点 金属 熔池 游离 含量 方法 | ||
1.一种降低转炉终点金属熔池游离氧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底吹供气元件供气、控制转炉终点顶吹供氧量和控制底吹与顶吹供气配合的复吹,实现增加金属熔池碳氧反应界面和降低金属熔池内CO分压,降低游离氧含量;
所述控制底吹供气元件供气包括:
(a)控制底吹供气元件数量:由式N=W/20确定;其中W为转炉中钢液的装入量,底吹供气元件数量N的单位为个,转炉中钢液的装入量W以t计;
(b)控制底吹供气元件单支路供气流量:Q底=(0.9~1.2)W;其中W为转炉中钢液的装入量,装入量以t计,底吹供气元件单支路供气流量Q底的单位为m3/h;
(c)控制底吹供气元件的出口状态:0<ΔP=P-P0<0.3MPa,其中,P为底吹供气元件单支路供气流量Q底条件下工作压力,P0为流量Q底条件下底吹供气元件初始压力;
所述控制转炉终点顶吹供氧量方法为:控制副枪测定后顶吹供氧量QO2由式QO2=(0.89~0.99)Q确定;其中Q为副枪测定后供氧量理论计算值;
所述控制底吹与顶吹供气配合的复吹方法为:在转炉冶炼后期要出钢时,进行副枪测定,副枪测定前2min切换底吹供气元件单支路供气流量至Q底;副枪测定后,恢复底吹供气元件单支路供气流量至Q底,调整顶吹供氧量为QO2,其中底吹供气元件单支路供气流量Q底=(0.9~1.2)W;其中W为转炉中钢液的装入量,装入量以t计,底吹供气元件单支路供气流量Q底的单位为m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转炉终点金属熔池游离氧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底吹供气元件的数量N:若N=W/20为偶数,则底吹供气元件数量取N;若N=W/20为奇数,则底吹供气元件数量取N+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转炉终点金属熔池游离氧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中Q底=(0.9~1.1)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转炉终点金属熔池游离氧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控制底吹供气元件出口状态的方法包括:控制转炉开炉时单支路炉底吹供气元件供气压力P开炉=0.2~0.5MP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转炉终点金属熔池游离氧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底吹供气元件出口状态的方法还包括:设置转炉溅渣单支路炉底吹供气元件供气压力P溅渣=0.4~0.6M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转炉终点金属熔池游离氧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底吹供气元件出口状态的方法还包括控制溅渣后转炉炉底渣层厚度H=50~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转炉终点金属熔池游离氧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底吹与顶吹供气配合的复吹方法中:Q底=0.93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36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近岸浅水区的浮式风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