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种车型共线制动液液位智能调整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3371.6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6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贵;孙中林;杨东旭;宋伟佳;冯联会;李东升;刘勇;姚雨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42 | 分类号: | B67D7/42;B67D7/08;G05B15/02;G06K9/2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种 车型 共线 制动 液液位 智能 调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种车型共线制动液液位智能调整装置及方法,调整装置包括由加注枪主体、加注管及回吸管和气缸组成的加注枪头;所述加注枪头主要由加注枪主体、加注管及回吸管和气缸组成,所述加注管及回吸管包括活塞比例阀输入和活塞比例阀输出,所述气缸内设有气动活塞,加注管及回吸管与气缸活塞杆连接,通过气缸带动加注及回吸管上下进给或后退,改变加注和回吸位置,以实现加注及回吸管长度连续可调。本发明调整装置适用于多车型混线生产,制动液罐接口相同但液位不同的情况,一把枪可满足多车型加注的需要,达到多液位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总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种车型共线制动液液位智能调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装备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在同一生产线上共产多平台车型。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各车型之间制动液加注后液面高度不同,致使与产品要求及工艺目标不一致;同时,浪费制动液用量,增加了制动液用量成本,制动液加注质量及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种车型共线制动液液位智能调整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多车型混线生产,制动液罐接口相同但液位不同的情况,一把枪可满足多车型加注的需要,达到多液位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种车型共线制动液液位智能调整装置,包括加注枪头1;
所述加注枪头1主要由加注枪主体、加注管及回吸管2和气缸12组成,所述气缸内设有气动活塞9,所述气动活塞9内部由气缸活塞杆将其分为气缸活塞上腔10和气缸活塞下腔11。
所述加注管及回吸管2与气缸活塞杆连接,通过气缸带动加注及回吸管2上下进给或后退,改变加注和回吸位置,以实现加注及回吸管长度连续可调。
所述加注管及回吸管2包括活塞比例阀输入3和活塞比例阀输出4,其中所述活塞比例阀输入3用于通过气压推动活塞下行,所述活塞比例阀输出4用于通过气压推动活塞上行。当比例阀输入和输出气压平衡时实现回吸管位置固定。
所述加注枪头1中的气缸12与PLC控制系统控制连接,控制加注枪头1的无极伸缩;PLC控制系统通过车型扫码确定车型后,控制活塞比例阀及回吸管位置传感器,实现回吸管的伸缩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加注枪枪头1还包括回吸管位置传感器,所述回吸管位置传感器集成在回吸管上。
上述多种车型共线制动液液位智能调整装置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扫码枪对车辆VIN码扫描;
B、PLC控制系统通过扫码枪确认的车辆型号,PLC控制系统将数据信号传输给回吸管位置传感器,并控制活塞比例阀实现回吸管位置移动;
C、回吸管达到PLC控制系统的设定位置停止后,进行制动液加注。
对于混线生产的车辆,在制动液罐的罐口尺寸一致的基础上(由产品设计保证,如罐口尺寸不统一时,需提交设计部门变更),通过特殊的加注枪及与其配套的控制软件,在加注完毕后实现智能回吸,从而保证制动液液面高度。技术方案方案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种车型共线制动液液位智能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种车型共线制动液液位智能调整装置的操作面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多种车型共线制动液液位智能调整装置,包括加注枪头1;
所述加注枪头1主要由加注枪主体、加注管及回吸管2和气缸12组成,所述气缸内设有气动活塞9,所述气动活塞9内部由气缸活塞杆将其分为气缸活塞上腔10和气缸活塞下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3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启闭蝶阀
- 下一篇:路由规则的获取方法、设备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