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后墙对冲锅炉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52283.4 | 申请日: | 202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方庆艳;陈鑫科;马仑;袁昌乐;谭鹏;张成;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C5/28 | 分类号: | F23C5/28;F23K3/02;F23M5/00;F23M5/06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孔娜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后 对冲 锅炉 | ||
本发明属于电站锅炉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前后墙对冲锅炉,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炉膛前墙和炉膛后墙,该炉膛前墙、炉膛后墙与两侧墙围成锅炉炉膛,且炉膛前墙、炉膛后墙上均设置有多个燃尽风喷口和燃烧器喷口,所述燃尽风喷口位于所述燃烧器喷口上方,所述炉膛前墙和炉膛后墙两侧的部分墙面向所述两侧墙方向偏转一定角度,该偏转的部分墙面分别为前墙楔形墙面和后墙楔形墙面,使位于所述前墙楔形墙面和后墙楔形墙面上的燃尽风喷口和燃烧器喷口的朝向也随之偏转相应角度。本发明通过设置楔形墙面以调整燃烧器、燃尽风喷口喷出的位置和角度,能够有效改善前后墙两侧燃烧器煤粉的着火与燃尽特性,同时改善炉膛两侧墙水冷壁的高温腐蚀与结渣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站锅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前后墙对冲锅炉。
背景技术
前后墙对冲锅炉在热电厂发电中应用广泛,其燃烧器采用墙式水平布置,气流携带煤粉通过前后墙上的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燃烧器水平布置使得煤粉释放的热量在炉膛宽度方向分布均匀,能够改善水平方向烟温偏差问题。不同于四角切圆的燃烧方式,前后墙对冲锅炉相邻燃烧器之间燃烧作用相对独立,对燃烧器的着火和稳定燃烧要求较高。目前前后墙对冲锅炉采用的燃烧器风粉喷出方式有直流射流和旋流射流两种方式,旋流射流煤粉燃烧器能够增强风粉混合,对促进煤粉着火和维持火焰稳定性有利,旋流煤粉燃烧器在前后前对冲燃烧中应用更为广泛。
前后墙对冲锅炉燃烧器的水平方向布置在实际使用中会产生如下问题:煤粉喷出后在炉膛中部集中燃烧形成高温区域,前后墙两侧燃烧器相对中部区域燃烧器喷出的风粉相对分布在高温区外侧,导致前后墙两侧燃烧器喷出煤粉的燃尽程度相对中部区域燃烧器喷出煤粉较低;此外,靠近两侧的前后对应燃烧器喷出气流相向对冲后将形成回流对炉膛两侧墙形成冲刷,带来大量高温的还原性气体,导致侧面炉墙水冷壁出现高温腐蚀与结焦问题。以上问题将降低锅炉效率以及锅炉运行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后墙对冲锅炉,其目的在于,将前后墙对冲锅炉主燃区前墙与后墙两侧的部分墙面向两侧墙方向偏转一定角度,使得两侧部分墙面上的燃烧器喷口以及燃尽风喷口朝向也随之偏转,能够有效改善前后墙两侧燃烧器煤粉的着火与燃尽特性,同时改善炉膛两侧墙水冷壁的高温腐蚀与结渣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前后墙对冲锅炉,包括相对设置的炉膛前墙和炉膛后墙,该炉膛前墙、炉膛后墙与两侧墙围成锅炉炉膛,且炉膛前墙、炉膛后墙上均设置有多个燃尽风喷口和燃烧器喷口,所述燃尽风喷口位于所述燃烧器喷口上方,所述炉膛前墙和炉膛后墙两侧的部分墙面向所述两侧墙方向偏转一定角度,该偏转的部分墙面分别为前墙楔形墙面和后墙楔形墙面,使位于所述前墙楔形墙面和后墙楔形墙面上的燃尽风喷口和燃烧器喷口的朝向也随之偏转相应角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墙楔形墙面和后墙楔形墙面在炉膛高度方向的范围从最下层燃烧器喷口下侧开始到最上层燃尽风喷口上侧为止。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墙楔形墙面和后墙楔形墙面在炉膛水平方向的范围从两侧1~3个燃烧器喷口内侧位置开始到两侧墙为止。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燃烧器喷口分为多层,每层各布置有4、5、6或8个燃烧器喷口。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炉膛前墙和炉膛后墙两侧的部分墙面向所述两侧墙方向偏转的角度为5°~3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炉膛后墙两侧的部分墙面向所述两侧墙方向进行多阶偏转,形成多个楔形墙面,每次偏转角度为5°~3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燃烧器喷口连接有燃烧器,该燃烧器为直流燃烧器或者旋流燃烧器。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22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骨关节病用的小针刀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吸引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