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51427.4 | 申请日: | 202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9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N3/046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曹寒梅 |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识别 方法 装置 可读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以准确识别出具有作弊行为的用户。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识别用户的行为特征信息,作为第一行为特征;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多阶采样邻居用户的行为特征信息,作为第二行为特征;根据所述第一行为特征和所述第二行为特征,通过用户识别模型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标识所述待识别用户属于目标用户类别的概率;其中,所述用户识别模型通过训练图神经网络模型获得;根据所述概率,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是否属于所述目标用户类别。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 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程序(例如,社交类应用程序、短视频类应用程序等)越来 越多地被使用,在这些应用程序的使用场景中,存在一些作弊行为,因此, 需要一种方法识别出存在作弊行为的账号。
相关技术中,一般利用GCN(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图卷积神 经网络)实现针对应用程序的反作弊,通过GCN对节点(即,对应于用户 的节点)特征和节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建模和训练,学习节点的低维表示,以识别节点是否存在作弊行为。然而,由于GCN本身的特点,学习到的节 点的低维表示无法扩展到其他节点,因此,当出现新节点(即,出现新用户) 时,无法得到该新节点的准确的低维表示,导致对新节点的识别存在准确率 不足的问题,另外,GCN自身计算需要多次迭代,面对大量数据,需要极 大的实时计算力,因此还存在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提供该发明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 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 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 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识别用户的行为特征信息,作为第一行为特征;
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多阶采样邻居用户的行为特征信息,作为第二行 为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行为特征和所述第二行为特征,通过用户识别模型识别得 到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标识所述待识别用户属于目标用户类别的概率; 其中,所述用户识别模型通过训练图神经网络模型获得;
根据所述概率,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是否属于所述目标用户类别。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用户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识别用户的行为特征信息,作为第一行为特 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多阶采样邻居用户的行为特 征信息,作为第二行为特征;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行为特征和所述第二行为特征,通过用户 识别模型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标识所述待识别用户属于目标用 户类别的概率;其中,所述用户识别模型通过训练图神经网络模型获得;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概率,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是否属于所述 目标用户类别。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公开 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1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