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补盲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1252.7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5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发君;王文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源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G08C17/02;G08C19/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尚文文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补盲装置和方法,用于使位于无线信号盲区的智能设备实现与服务器的无线通信,所述装置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射频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其中,无线通信模块位于无线信号覆盖区;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射频模块有线连接,且与服务器无线连接,第一射频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基于射频实现无线通信,第二射频模块还与智能设备有线连接。如此设置,能够有效解决智能设备处于无线信号盲区从而不能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的问题,而无需改变智能设备的安装位置,大大降低智能设备安装的基础性投资,满足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补盲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物联网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已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在各种仪表如智能水表、智能热量表、智能燃气表等远程抄表领域,又例如在采用各种传感器的远程监控领域。
在相关领域中,通常是在智能设备内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从而使服务器可以远程向智能设备下发命令以及接收智能设备采集的数据。不过,由于实际情况中智能设备的安装位置相对固定,部分智能设备所在位置可能没有无线信号覆盖,即产生无线信号覆盖盲区,从而无法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如此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增加了售后维护成本,不利于智慧城市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补盲装置和方法,以解决智能设备处于无线信号盲区从而不能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的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补盲装置,用于使位于无线信号盲区的智能设备实现与服务器的无线通信,所述装置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射频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位于无线信号覆盖区;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有线连接,且与服务器无线连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和所述第二射频模块基于射频实现无线通信,所述第二射频模块还与智能设备有线连接;
服务器下发的数据采集命令依次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射频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到达至智能设备,智能设备返回的数据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射频模块、第一射频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LORA模块、NB-IOT模块、5G模块、GPRS模块或eMTC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均采用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方式。
可选的,所述第二射频模块通过TTL接口或总线与智能设备有线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补盲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无线通信补盲装置,该方法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获取服务器发送的数据采集命令,并依次通过第一射频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将所述数据采集命令转发至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第二射频模块接收智能设备采集的数据,并通过第一射频模块将智能设备采集的数据转发至无线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将智能设备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的,第二射频模块包括休眠状态和唤醒状态两种工作状态;
第一射频模块与第二射频模块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包括:
第一射频模块在预设时间点向第二射频模块发送唤醒命令,以使第二射频模块由休眠状态转换为唤醒状态;
第一射频模块向第二射频模块发送所述数据采集命令;
第二射频模块成功接收所述数据采集命令并转发至智能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源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源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1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