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油墨生产制备用加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0355.1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3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苏静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静雯 |
主分类号: | C09D11/02 | 分类号: | C09D11/02;B02C2/00;B02C2/10;B01F7/18;B01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油墨 生产 制备 加工 系统 | ||
1.一种水性油墨生产制备用加工系统,包括壳体(1)、研磨机构(2)与搅拌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从上往下均匀安装有研磨机构(2)与搅拌机构(3),且壳体(1)上端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投料槽,壳体(1)下端开设有开口,壳体(1)左右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壳体(1)后端开设有出料口;
所述研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驱动杆(22)、研磨块(23)、固定环(24)、挡料环(25)、分隔板(26)、升降架(27)与挤压架(28),驱动电机(2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壳体(1)上端,驱动电机(21)输出轴下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杆(22)上端相连接,驱动杆(22)下端安装有研磨块(23),研磨块(23)外侧布置有固定环(24),固定环(24)安装在壳体(1)内壁上,固定环(24)上端安装有挡料环(25),挡料环(25)与壳体(1)之间均匀安装有分隔板(26),挡料环(25)下端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导料口,导料口上端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升降架(27),升降架(27)内侧下端面与挤压架(28)外侧上端面相紧贴,且升降架(27)内侧下端面与挤压架(28)外侧上端面均为球面结构;
所述研磨块(23)包括主体(231)、旋转电机(232)、旋转凸块(233)、连接滑块(234)与挡板(235),主体(231)安装在驱动杆(22)下端,主体(231)下端开设有方形对接槽,主体(231)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232),旋转电机(232)输出轴下端安装有旋转凸块(233),旋转凸块(233)前后左右四个顶点处均安装有连接滑块(234),连接滑块(234)侧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挡板(235)侧壁相连接,挡板(235)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安装槽下端;
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转向电机(31)、转向架(32)、连接螺杆(33)、盛料箱(34)与搅拌架(35),转向电机(3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壳体(1)左侧壁上,转向电机(31)输出轴与转向架(32)左侧壁相连接,转向架(32)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1)左右侧壁上开设的安装孔之间,转向架(32)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接螺杆(33)安装有盛料箱(34),盛料箱(34)中部开设有转动孔,盛料箱(34)侧壁上开设有排料口,位于转向架(32)上方的排料口与壳体(1)上开设的出料口位置相对应,且二者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盛料箱(34)内安装有搅拌架(35),且位于转动架上下两侧的连接螺杆(33)呈左右交错布置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油墨生产制备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架(35)包括搅拌轴(351)、搅拌叶片(352)与对接块(353),搅拌轴(351)安装在盛料箱(34)内,搅拌轴(351)侧壁上均匀安装有搅拌叶片(352),搅拌轴(351)上端安装有对接块(353),对接块(353)形状与对接槽形状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性油墨生产制备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51)包括转动杆(351a)与升降块(351b),转动杆(351a)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转动孔内,转动杆(351a)下端通过轴承与升降块(351b)上端相连接,升降块(351b)下端为从外向内高度逐渐减小的斜面结构,且升降块(351b)下端与连接螺杆(33)上端相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性油墨生产制备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杆(33)与升降块(351b)相接触的一端的上端面为与升降块(351b)下端面倾斜方向相反的斜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油墨生产制备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31)包括固定部(231a)与研磨板(231b),固定部(231a)安装在驱动杆(22)下端,固定部(231a)外壁上通过螺栓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研磨板(231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油墨生产制备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顶板为可拆卸式结构,以便对壳体(1)内部结构进行检修、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静雯,未经苏静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03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灰石制粉破碎研磨分散系统
- 下一篇:一种儿科输液用座椅及靠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