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5912.0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2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珍宝;关晓磊;侯海云;罗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张书涛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上述主动降噪方法,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前,生成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与所述反相噪声数据对应。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确定所述反相噪声数据库中与所述触发信号对应的反相噪声数据。根据所述反相噪声数据,播放对应的反相噪声,以降低核磁共振系统的噪声。所述主动降噪方法在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前,同步产生对应的反相噪声数据,可以解决传统的主动降噪因反馈延迟带来的噪声消除不彻底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磁共振系统主要包含磁体,梯度线圈,射频线圈,接收链路几个子系统。由超导磁体产生一个均匀的静态磁场,通过射频发射线圈激发氢核自旋进动产生磁共振信号,利用梯度线圈对信号进行空间信息编码。由射频接收线圈采集上述磁共振信号,经过接收链路转换为数字信号,最终使用计算机重建得到磁共振图像。
在产生静态磁场时,在超导磁体中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使得的磁共振系统产生机械性的应变,从而会产生噪声。该噪声会对被检测者带来较大的精神负担。
目前的主动降噪技术,一是主要应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在医疗产品尤其是核磁共振系统用应用较少;二是主动降噪技术需要的实时性较高,基本是通过反馈式方案完成主动降噪,延迟较大,降噪效果一般;三是目前的主动降噪基本是小范围封闭声场的应用,例如耳机,自由或者开放声场的主动降噪应用几乎为零,主要的局限是空间声场延分布复杂并且噪音是宽频带,通过反馈方式采集的局部噪音信号不能表征整个空间声场的分布形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传统的主动降噪因反馈延迟带来的噪声消除不彻底问题。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用于降低核磁共振系统的噪声,包括:
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前,生成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与反相噪声数据对应;
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确定所述反相噪声数据库中与所述触发信号对应的反相噪声数据;
根据所述反相噪声数据,播放对应的反相噪声,以降低核磁共振系统的噪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选择第一扫描序列时,生成携带序列信息的触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生成反相噪声数据库,所述反相噪声数据库包括多个所述反相噪声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成反相噪声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采集所述核磁共振系统的声音信号进行声场计算分析,获取所述声音信号的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声音信号的特征参数,产生对应的反相噪声数据,进而生成所述反相噪声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采集所述核磁共振系统的空间噪声,对每一个所述核磁共振扫描序列进行声场计算分析,产生对应的反相噪声修正数据;
利用所述反相噪声修正数据,对所述反相噪声数据库中的所述反相噪声数据进行定期校正。
一种主动降噪装置,用于降低核磁共振系统的噪声,包括:
反相噪声数据库生成单元,与所述核磁共振系统连接,用于生成反相噪声数据库;
触发信号生成单元,与所述核磁共振系统连接,用于成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与所述反相噪声数据对应;
反相噪声数据确定单元,与所述反相噪声数据库生成单元和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确定所述反相噪声数据库中与所述触发信号对应的反相噪声数据;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