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流阀阀杆的温锻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5853.7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1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宋银生;张骏;汤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06;B21K1/20;C22C33/06;C21D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卓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0 | 代理人: | 赵勇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流阀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温锻成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节流阀阀杆的温锻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胚棒,将30‑50份的高碳钢加入到中频电炉中熔化,待中频电炉内的温度升至1000‑1300℃时,再投入2份镍、25份不锈钢和20份铁,排渣后加入锰铁2‑4份和镍基合金4‑6份,出料投入铁水包,开始浇注,浇注成型的棒料毛坯冷却至100‑200℃,再加热至670‑780℃,保温3‑5小时,冷却至150℃,得到胚棒。该节流阀阀杆的温锻成型方法,得到节流阀阀杆粗料,探伤,将步骤4制得的节流阀阀杆分批抽样,使用磁粉探伤仪探伤,剔除不合格的批次回炉重造,抽样合格的批次包装,即为所求节流阀阀杆,产品出厂前进过探伤工序后,合格的产品才会流出,内部有裂纹的阀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锻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流阀阀杆的温锻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温锻是将模具加热至金属的锻造温度进行的模锻,可充分利用金属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可用较小吨位的设备进行锻造,可使形状复杂的工件成形,多用于模锻时难变形的、变形温度范围狭窄的铝合金、钛合金及其他高温合金锻件的加工,温锻将金属加热到回复温度或再结晶温度附近进行的锻造工艺。
传统的节流阀阀杆温锻成型方法步骤简单,锻造的节流阀阀杆质量参差不齐,使用者对此颇为烦恼,故而提出一种节流阀阀杆的温锻成型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流阀阀杆的温锻成型方法,具备锻造产品质量较佳等优点,解决了传统节流阀阀杆温锻成型方法步骤简单,锻造的节流阀阀杆质量参差不齐,使用者对此颇为烦恼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锻造产品质量较佳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流阀阀杆的温锻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胚棒,将30-50份的高碳钢加入到中频电炉中熔化,待中频电炉内的温度升至1000-1300℃时,再投入2份镍、25份不锈钢和20份铁,排渣后加入锰铁2-4份和镍基合金4-6份,出料投入铁水包,开始浇注,浇注成型的棒料毛坯冷却至100-200℃,再加热至670-780℃,保温3-5小时,冷却至150℃,得到胚棒;
2)下料,通过棒料剪切机将棒料剪切成长度合适的短棒;
3)抛丸,短棒在抛丸机进行抛丸,去除氧化层,清洁棒料表面;
4)坯料通过周边的中频加热炉预加热和涂层,加热后传送到2000T设备进行五工位连续锻造,然后输送到控温冷却炉处理后出炉,得到节流阀阀杆粗料;
5)探伤,将步骤4制得的节流阀阀杆分批抽样,使用磁粉探伤仪探伤,剔除不合格的批次回炉重造,抽样合格的批次包装,即为所求节流阀阀杆。
优选的,步骤1所述制作胚棒,将30-50份的高碳钢加入到中频电炉中熔化,待中频电炉内的温度升至1000-1300℃时,再投入2份镍、25份不锈钢和20份铁,排渣后加入锰铁2-4份和镍基合金4-6份,出料投入铁水包,开始浇注,浇注成型的棒料毛坯冷却至100-200℃,再加热至670-780℃,保温3-5小时,冷却至150℃,得到胚棒,冷却至150℃为以30℃每小时冷却。
优选的,步骤4所述坯料通过周边的中频加热炉预加热和涂层,加热后传送到2000T设备进行五工位连续锻造,然后输送到控温冷却炉处理后出炉,得到节流阀阀杆粗料,坯料在模具内通过分工步的逐步变形。
优选的,步骤2所述下料,通过棒料剪切机将棒料剪切成长度合适的短棒,棒料剪切为短棒后将短棒的两端进行打磨平整,去除毛刺。
优选的,步骤5所述节流阀阀杆分批抽样,使用磁粉探伤仪探伤,剔除不合格的批次回炉重造,抽样合格的批次包装,分批抽样的具体方法为将每百个节流阀阀杆分为一批,每批次抽样五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