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局部液浸超声检测用喷液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45804.3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勇;王宝轩;赵艳勋;苗震;何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瑞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1/30 | 分类号: | B05B1/30;G01N29/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吴欢燕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超声 检测 用喷液器 | ||
本发明涉及局部液浸超声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局部液浸超声检测用喷液器,包括喷液嘴,所述喷液嘴内设有第一流道,所述喷液嘴设有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流道内耦合液通断的开关机构。本发明通过在喷液嘴上设置开关机构,实现对喷液嘴内第一流道内耦合液的通断控制,根据检测作业实际需要,控制耦合液的供给流出状态;在没有检测作业时,防止耦合液流通浪费,同时,保证第一流道内始终充满耦合液,防止气泡形成,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局部液浸超声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局部液浸超声检测用喷液器。
背景技术
作为超声波探伤常用方法之一的局部液浸法,可以克服直接接触法中探头磨损大,探测速度较慢等缺点。局部液浸超声检测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的喷液器,其作用在于把检测系统中检测用的耦合液进行整流,保证超声波探头与工件之间的耦合液处于层流的稳定状态,极大的程度上减少了超声波能量的损耗,提高了设备的检测准确度与精度。
现有的喷液器在喷液口较大的应用(例如中厚板、大规格棒材)中,喷液器不与被检测工件接触时,因出液口较大,耦合液不能将喷液器内腔注满,导致喷液器内腔不能形成负压,喷液器中耦合液会流出。
在喷液器接近工件表面开始检测时,因出液口的大部分被检测工件堵住,耦合液慢慢充满喷液器,喷液器内会形成气泡,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待耦合液湍流消散,处于层流状态,气泡逐渐排出方可开始检测,使得等待时间较长,影响了大批量型材的高效率检测。
若采用增大进入的耦合液量用于充满喷液器内腔,则每个喷液器需要大量的耦合液,在中厚板、大规格棒材探伤检测中,所用喷液器数目用的很多,多达几十个,在此情况下需要的耦合液量每小时达大几百立方米,导致所需耦合液量太大,输送和处理耦合液较为麻烦,同时也增加输送和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局部液浸超声检测用喷液器,以解决现有喷液器无法根据检测作业的实际情况控制喷液器内耦合液的通断,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局部液浸超声检测用喷液器,包括喷液嘴,所述喷液嘴内设有第一流道,所述喷液嘴设有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流道内耦合液通断的开关机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局部液浸超声检测用喷液器,通过在喷液嘴上设置开关机构,实现对喷液嘴内第一流道内耦合液的通断控制,根据检测作业实际需要,控制耦合液的供给流出状态;在没有检测作业时,防止耦合液流通浪费,同时,保证第一流道内始终充满耦合液,防止气泡形成,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节流靴,所述节流靴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的出液口处,且所述节流靴与所述喷液嘴连接;
所述节流靴内设有开关器,所述开关器包括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液嘴销接,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底板的形状与所述喷液嘴的出液端的轮廓契合,所述底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喷液嘴销接;
所述节流靴底侧设有开孔,所述底板设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液口和所述开孔之间,所述开孔的正投影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液口的正投影尺寸;
所述开关机构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器的第一侧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开关器绕垂直于耦合液在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流动方向的方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机构包括旋塞,所述喷液嘴沿与耦合液在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有通孔,所述旋塞可旋转的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旋塞上设有第二流道,耦合液在所述第二流道内的流动方向与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流道的侧壁延伸线与所述第二流道的侧壁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瑞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瑞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