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烟主流烟气中花香成分的测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45437.7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史清照;柴国璧;范武;毛健;张启东;席辉;宋瑜冰;刘俊辉;屈展;宗永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郭佳效 |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烟 主流 烟气 花香 成分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烟气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烟主流烟气中花香成分的测定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丙酮对收集的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进行提取,得提取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提取液进行分析,通过内标法检测花香成分的含量;内标法中所用内标物为丙酸苏合香酯;所述花香成分为庚醇、仲辛醇、对甲苯甲醚、2‑乙基己醇、罗勒烯、苯乙醛等多种具有花香香韵的成分。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卷烟烟气中45种花香成分的含量,具有快速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确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烟主流烟气中花香成分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行业标准《YCT 497-2014中式卷烟风格感官评价方法》中,花香作为卷烟香气风格的组成部分,是卷烟的重要香韵之一。卷烟烟气中花香成分可能为烟叶固有成分,也可能源于烟叶燃烧或人工添加。不同卷烟烟气中花香成分的组成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是各类卷烟产品可能具有不同花香表现的重要物质基础。考察各类卷烟烟气中具有花香特征的关键成分组成,有利于深化对烟气花香特征物质基础的理解,能够为针对性提高卷烟花香感受提供基础性支持;而只有将研究对象聚焦至真正具有花香特征的烟气成分,才能针对花香特征物质基础获得较好分析效果。
据报道,卷烟烟气中存在6000多种成分,而香气特征和化学结构的关系尚无普遍有效的理论模型预测,因此获得卷烟烟气中存在的花香特征成分名单需要通过科学的筛查和系统的成分香气特征评价才能完成。目前,鲜见专门针对卷烟烟气中花香成分分析方法的报道,并且相关烟气香味成分分析文献中涉及花香成分的数量较少。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更加全面的测定卷烟烟气中花香成分的新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烟主流烟气中花香成分的测定方法,该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的测定卷烟烟气中的花香成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卷烟主流烟气中花香成分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丙酮对收集的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进行提取,得提取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提取液进行分析,通过内标法检测花香成分的含量;
内标法中所用内标物为丙酸苏合香酯;
所述花香成分为庚醇、仲辛醇、对甲苯甲醚、2-乙基己醇、罗勒烯、苯乙醛、甲基苯甲醇、苯乙酮、1-辛醇、甲酸苄酯、苯甲酸甲酯、2-壬醇、苯甲醛二甲缩醛、苯乙醇、邻甲基苯乙酮、邻羟基苯乙酮、1-苯基-1,2-丙二酮、1-壬醇、苯甲酸乙酯、苯乙酸甲酯、甲酸苯乙酯、对甲基苯乙酮、2-(4-甲基苯基)丙-2-醇、3,7-二甲基-1-辛醇、香茅醇、橙花醇、2-甲氧基苯甲醛、苯乙酸乙酯、香叶醇、乙酸苯乙酯、1-癸醇、2-羟基-5-甲基苯乙酮、对甲氧基苯乙酮、苯亚甲基丙酮、大马酮、二氢大马酮、α-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对羟基苯乙酮、β-紫罗兰酮、橙花叔醇、假紫罗兰酮、金合欢醇乙酸酯、金合欢基丙酮、苯乙酸苯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采用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进行提取后对提取得到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利用内标法进行定量。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测定多种卷烟主流烟气粒相中的花香成分,甚至能够同时测定45种花香的成分,实现了检测卷烟烟气中花香成分的全面分析。并且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所用时间较短,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确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测定方法中,各种花香成分以及内标物的定量离子信息为如表1所示。
表1 45种花香成分及内标物的编号以及定量离子信息
通过优化色谱以及质谱的参数来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测定方法的精确性,优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