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5300.1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2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张晔;骆敏;朱理瀚;虞文武;金旭栋;高之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53/86;B01D53/74;B01D46/00;B01D46/10;B01D53/0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李恩庆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处理 车间 废气 等离子体 净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横向依次串联排列的机械除尘模块(1)、废气洗涤模块(2)、等离子体一级净化模块(3)和等离子体二级净化模块(4),所述机械除尘模块(1)对废气中的颗粒状烟尘和粉尘进行机械式除尘分离,所述废气洗涤模块(2)对废气中的水溶性污染物进行净化分离,所述等离子体一级净化模块(3)包括第一气体分布板(12)、介质阻挡放电组件(13)和光解催化板(14),所述第一气体分布板(12)位于介质阻挡放电组件(13)前方,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组件(13)数量为多个,相邻介质阻挡放电组件(13)之间放置光解催化板(14),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组件(13)包括空心圆柱试管结构和棒状电极,所述空心圆柱试管结构为介质阻挡层,所述棒状电极固定在空心圆柱试管结构的中心形成单电极,所述单电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单电极采用阵列结构排列,两个单电极组成一个对电极,两列以上的对电极组成介质阻挡放电组件(13),所述单电极采用并联的方式与电源相连,所述等离子体二级净化模块(4)包括第二气体分布板(15)、针网放电组件(16)和活性炭纤维滤网(17),所述第二气体分布板(15)位于针网放电组件(16)前方,所述活性炭纤维滤网(17)位于针网放电组件(16)后方,所述针网放电组件(16)采用单针作为脉冲电源的电极,网状电极接地,实现针尖电晕放电,所述等离子体二级净化模块(4)与排气塔(19)相连,排放处理后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主控模块(5),所述主控模块(5)与机械除尘模块(1)、废气洗涤模块(2)、等离子体一级净化模块(3)和等离子体二级净化模块(4)分别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5)分别与气体检测模块(20)和动力系统模块(2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解催化板(14)为蜂窝状铝基,表面涂敷纳米光解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柱试管结构为陶瓷或石英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电极为不锈钢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除尘模块(1)包括离心分离机(6)、静电吸附组件(7)和机械滤芯过滤网(8),所述离心分离机(6)、静电吸附组件(7)和机械滤芯过滤网(8)依次相连,所述机械除尘模块(1)下方设置有积尘灰斗(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洗涤模块(2)包括洗涤塔(10)和气体干燥部件(11),所述洗涤塔(10)和气体干燥部件(1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塔(19)内设置有牵引风机(18)。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车间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热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气,首先进入机械除尘模块(1),废气依次通过离心分离机(6)、静电吸附组件(7)和机械滤芯过滤网(8),去除粒状烟尘和粉尘,分离出的烟尘和粉尘落入积尘灰斗,后续进行清理;
步骤二:进行机械除尘后的废气进入废气洗涤模块(2),通过洗涤塔(10)对废气中水溶性污染物进行净化分离,之后通过气体干燥部件(11)进行气体干燥;
步骤三:进行废气洗涤后的废气依次进入等离子体一级净化模块(3)和等离子体二级净化模块(4),进行等离子体放电和光解催化净化,实现油烟和气味的净化;
步骤四:经过等离子体净化后的气体在牵引风机(18)的作用下,在气体检测模块(20)的采集和监测下,经过排气塔(19)进行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3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强化学习的图像去噪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氢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