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5208.5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5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阳;莫战海;张强虎;张亚军;段瑞斐;杨飞飞;刘六九;李洪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3/02 | 分类号: | B23P13/02;B23P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件 复合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采用双主轴带下刀塔车铣加工中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零件的毛坯外形进行定位,并将毛坯硬装夹固定在主轴上;步骤2,车铣加工零件全部特征;步骤3,去毛刺,检验入库。改善传统结构件加工过程中多次装夹、频繁转换基准带来的质量稳定性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铣复合等复合加工设备的出现给结构件的加工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能够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与传统工艺方法相比,缩短了工序间周转时间,减少了基准转换的次数,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都有明显提升。然而现阶段的车铣加工方法还保留大量传统工艺,加工效率、加工质量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例如,申请号为201210290622.3的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喷嘴壳体工件的数控加工方法。该发明采用的工艺为:打磨分模面—车杆部基准—夹持杆部基准完成其余加工内容,保留了大量辅助工序,如预先加工粗基准、打磨分模面等,持部位选择夹持粗基准,未选择刚性装夹,这些都将影响加工效率、加工质量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改善传统结构件加工过程中多次装夹、频繁转换基准带来的质量稳定性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采用双主轴带下刀塔车铣加工中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零件的毛坯外形进行定位,并将毛坯硬装夹固定在主轴上;
步骤2,车铣加工零件全部特征;
步骤3,去毛刺,检验入库。
优选的,步骤2中,部分工步采用上下刀塔并行加工的方式进行。
优选的,步骤2中,副主轴对接时,副主轴保持固定角向进行对接,以将零件由主轴移动至副主轴上。
优选的,所述零件为喷嘴壳体,步骤1中,以毛坯外圆为主定位,将毛坯夹紧固定在主轴上。
进一步的,步骤2中具体包括:
步骤2.1,采用上下刀塔并行加工的方式加工零件的细长杆及端面;
步骤2.2,使用上刀塔完成钻安装孔及铣加工斜角和平台的加工;
步骤2.3,副主轴保持固定角向进行对接,将零件由主轴移动至副主轴上,上刀塔按设定角向完成鼻梁孔和安装孔背后沉台的加工。
再进一步的,步骤2.1具体包括:
步骤2.11,采用下刀塔加工细长杆的顶尖孔处端面,然后,副主轴顶尖顶紧顶尖孔处;
步骤2.12,采用上下刀塔并行加工的方式加工零件的细长杆。
步骤2.13,副主轴顶尖撤回,卸顶尖。
在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2.14,下刀塔精密顶尖顶紧顶尖孔处,上刀塔精加工细长杆及端面,下刀塔精密顶尖撤回。
进一步的,步骤2.2具体包括:
步骤2.21,使用上刀塔完成钻安装孔及铣加工斜角和平台的加工;
步骤2.22,采用下刀塔的中心架支撑零件,上刀塔切掉顶尖孔,中心架撤回。
优选的,步骤2.3中,将零件由主轴移动至副主轴上时,以零件的细长杆进行定位,将零件夹持在副主轴上。
优选的,步骤2.3中,将零件由主轴移动至副主轴上后,可以通过主副轴同步控制角向,不必采取以安装孔来控制角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