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插座及其智能充电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43657.6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4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群;陈波;陈志坤;徐驰;卢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质良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良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佐济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欣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H01R13/717;H01R13/50;B60L53/16;H02J7/00;G07F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曹鹏飞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插座 及其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壳体,插座本体嵌装于壳体正面设置的安装槽内;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并与插座本体电连接;以及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并与第一电路板和插座本体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IC芯片、NFC读卡芯片和WIFI模块,电源管理IC芯片、NFC读卡芯片和WIFI模块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插座本体上设有IC卡感应区域,IC卡感应区域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该插座结构小巧,可通过刷卡充电、NFC支付充电多种方式进行充电,充电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且插座内置电源管理IC芯片,可实现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多种安全防护功能,可有效避免火灾及触电事故发生,安全性能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插座及其智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用电设备的不断普及,智能手机、电动车等等一系列用电设备均面临充电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居民社区、小区等公共场所,充电设施较少,无法满足人们户外充电的需求,很多住户私拉乱接电源线和加装插座接线板,常常引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虽然一些公共区域通过加设充电桩、共享充电宝、共享插座等方式试图为人们日常充电带来便利服务,但是由于充电桩占地面积较大,布置数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大批量充电需求,而共享充电宝充电速度较慢,且不适合电动车等大型用电设备充电,现有的共享插座一般采用凸出墙面的盒体式结构,设置在公共区域易被碰撞损坏,且现有的共享插座支付方式单一、功能不够完善,易因充电异常出现火灾、触电的安全事故,安全性能不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小巧、功能更加完善、安全可靠的智能插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插座,该插座可以通过多种支付方式进行充电,且结构设计更加小巧,内部电路结构设计安全可靠,解决了现有的共享插座支付方式单一,结构设计不合理、安全性能难以保障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插座,包括:
插座本体;
壳体,所述壳体正面设有与所述插座本体适配的安装槽,所述插座本体嵌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插座本体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的正面平齐;
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一电路板还与所述插座本体电连接;以及
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平行布置,所述第二电路板还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插座本体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IC芯片、NFC读卡芯片和WIFI模块,所述电源管理IC芯片、NFC读卡芯片和WIFI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IC卡感应区域,所述IC卡感应区域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插座结构设计更加小巧,可以通过刷卡充电、NFC支付充电多种支付方式进行充电,充电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且插座内置电源管理IC芯片,可以实现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多种安全防护功能,可以有效避免火灾及触电等事故发生,安全性能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前盖体和后座体,所述后座体设于所述前盖体的中部并与所述前盖体一体式成型,所述插座本体嵌装于所述前盖体上,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后座体的容腔内,所述后座体伸入墙体内且所述前盖体朝向所述后座体的一侧边缘与墙体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壳体安装在墙体上后,只有部分前盖体稍微突出墙体一部分距离,相比于现有的共享插座结构,基本与墙面平齐,占用公共空间小,且更加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质良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良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佐济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欣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质良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良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佐济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欣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3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