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PGA IP软核实现电路设计的方法及装置、FPGA芯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43034.9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0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强;吴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27 | 分类号: | G06F30/32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郭守***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fpga ip 核实 电路设计 方法 装置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FPGA IP软核实现电路设计的方法及装置、FPGA芯片、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在本发明公开的一种FPGA IP软核实现电路设计的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将IP软核的设计输入进行综合以映射到所述FPGA的逻辑资源,其中,在对所述IP软核的设计输入进行综合时,去除其中未被用户使用的指令对应的电路。本发明FPGA IP软核实现电路设计的方法通过在对软核的设计输入进行综合时,去除其中未被用户使用的指令对应的电路,可以降低软核对于FPGA的逻辑资源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IC(Integrated Circuit,即集成电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FPGA IP软核实现电路设计的方法及装置、FPGA芯片、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在PAL、GAL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在嵌入式领域,FPGA芯片扮演着数据处理、协议处理、接口转换等重要角色。FPGA可以通过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即硬件描述语言)编程以并行处理数据,但是HDL开发难度较大,开发周期长,在复杂的工程应用中,常使用FPGA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器)组合的方案,即FPGA+CPU。随着技术的发展,FPGA芯片已经脱离传统的定义,开始集成CPU、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即数字信号处理器)、高速IO(Input Output,即输入输出)等资源,其中,FPGA集成的资源包括IP硬核和IP软核。
IP软核通常以HDL形式提交给用户,其经过RTL级设计优化和功能验证,但其中不含有任何具体的物理信息。据此,用户可以综合出正确的门电路级设计网表,并可以进行后续的结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借助于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综合工具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外部逻辑电路合成一体,根据各种不同半导体工艺,设计成具有不同性能的器件。IP软核,也称虚拟组件(VC-Virtual Component)。CPU软核是常见的IP软核,其经过前端设计验证后,以HDL的方式通过EDA综合工具综合后,映射到FPGA的底层逻辑资源。CPU软核不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即专用集成电路),而是通过综合FPGA底层的逻辑资源搭建成的CPU。
在现有CPU软核实现电路设计的方法中,CPU软核对于FPGA的逻辑资源占用较大,这使得FPGA的应用得到限制。例如,其限制以CPU软核作为控制中心,加上专用数据处理模块组成的综合应用方案的实现。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CPU软核实现电路设计的方法,以期降低CPU软核对于FPGA的逻辑资源的占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FPGA IP软核实现电路设计的方法及装置、FPGA芯片、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以降低软核对于FPGA的逻辑资源的占用。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FPGA IP软核实现电路设计的方法,包括:
将IP软核的设计输入进行综合以映射到所述FPGA的逻辑资源,其中,在对所述IP软核的设计输入进行综合时,去除其中未被用户使用的指令对应的电路。FPGA IP软核实现电路设计的方法通过在对软核的设计输入进行综合时,去除其中未被用户使用的指令对应的电路,可以降低软核对于FPGA的逻辑资源的占用。
进一步地,所述IP软核为CPU,所述在对所述IP软核的设计输入进行综合时,去除其中未被用户使用的指令对应的电路,包括:
扫描用户程序指令以获得用户程序指令集;
去除所述CPU的设计输入中不属于所述用户程序指令集的指令对应的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3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