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2262.4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1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常晨;范石磊;孙亚军;丁路宁;胡筠晔;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D45/04 | 分类号: | B64D4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定 飞行器 模型 坠机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该坠机保护装置由被动保护装置和主动保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从而在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坠机时对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和/或其上的机载设备进行保护。被动保护装置由分布在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机头和机尾上的缓冲材料(F)构成。主动保护装置包括控制组件(1)、充气装置(2)、充气导管(3)和气囊(4)。该坠机保护装置一方面不会额外地占据机载设备的空间,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及时地保护上述机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坠机保护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比例模型的气动伺服弹性飞行试验是一种创新的综合验证技术。该技术不仅综合了现有的气动弹性验证技术的诸多优点,而且避免了这些气动弹性验证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在飞行试验平台的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由于各种原因(例如,飞行器模型故障、动力装置停车、飞手操作失误等)导致飞行器模型坠落。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飞行器模型由于其上的关键机载设备(如数据采集设备、存储设备等)损坏而无法使用,而且会对地面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为飞行器模型、尤其是固定翼飞行器模型提供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不仅能够保护飞行器模型中的数据采集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机载设备,而且可以实现对飞行器油箱的保护,避免因飞行器坠毁、油箱燃烧造成对飞行器二次伤害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类型的保护装置:
由新昌县瑞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20日提交的名为“一种无人机坠机保护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9808903A中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坠机保护装置,包括控制盒、控制盒上的高音喇叭、与控制盒通过导线连接的双气囊、控制盒上表面固定的小型气囊。所述双气囊位于无人机机架的机臂上,所述双气囊包括上气囊和下气囊,上气囊及下气囊分别对应位于机臂的上下。该装置是为了保护坠落的无人机而研发的,其安装十分简单,并且可以根据无人机机臂的多少自由加装安全气囊数目,十分具有实用性,结构简单、反应时间迅速,可以有效地在无人机坠地时保护无人机。
由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14日提交的名为“一种无人机坠机保护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963320U中公开一种无人机防坠保护装置,包括机体、连接在所述机体四周的六个机臂、气囊、弹射装置、降落伞、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弹射装置与所述降落伞相连且安装在所述机臂上,所述气囊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相连且安装在所述机体的上表面。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弹射装置、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垂直速度传感器、摄像装置及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所述机体的下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气囊收容腔的侧壁。该无人机坠机保护装置将传感器提取到的信号,经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后,结合摄像装置监测到的图像速度变化,准确判断无人机是否下坠,并采用降落伞及气囊对无人机进行保护,使无人机能够平稳下坠。
然而,上述保护装置仅针对多旋翼类型的飞行器且主要集中在无人机领域。对于气动弹性飞行试验平台而言,由于通常涉及固定翼飞行器模型,上述保护装置对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来说并不适用,因为两者发生坠机的方式完全不同。
因此,目前需要研制一种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的坠机保护装置,该坠机保护装置不仅包括主动保护装置,而且包括被动保护装置,一方面不会额外地占据机载设备的空间,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及时地保护上述机载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的坠机保护装置。该坠机保护装置由被动保护装置和主动保护装置构成,不仅不会额外地占据机载设备的空间,而且能够快速、及时地保护上述机载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由被动保护装置和主动保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从而在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坠机时对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和/或其上的机载设备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22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连续式六角孔加工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