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40578.X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3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陈国强;陈阿亮;刘广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4;H04R9/06;B32B1/00;B32B7/022;B32B7/027;B32B9/00;B32B9/04;B32B15/01;B32B15/18;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婷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声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发声装置包括壳体和发声单体,壳体内形成有空腔,发声单体设于空腔内,其中,壳体至少部分区域设置为复合材料件,复合材料件包括防护层和导热层,在自壳体的内部向外的方向上,防护层和所导热层呈层叠设置,防护层的刚度大于导热层,防护层的导热系数小于导热层。壳体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导热性能更好,使得发声单体在工作时能够快速散热,工作温度被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避免由于高温影响发声单体的工作性能,从而提升发声单体的声学性能,获得更好的声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发声装置通常包括壳体和发声单体,发声单体设置于壳体围合形成的空腔中,发声单体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带动气体振动,从而向外辐射声音。发声单体在工作时会升温,升温可能导致发声单体中的发声部件受热变形,从而影响其声学性能,导致发声装置的发声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散热效果好,能够提升声学性能的发声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腔;以及,
发声单体,设于所述空腔内;
其中,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区域设置为复合材料件,所述复合材料件包括防护层和导热层,在自所述壳体的内部向外的方向上,所述防护层和所述所导热层呈层叠设置,所述防护层的刚度大于所述导热层,所述防护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的密度大于所述导热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的材质为钢,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铝或石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防护层包括第一钢层和第二钢层,所述导热层设于所述第一钢层与所述第二钢层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层或所述第二钢层的厚度与所述导热层之间的厚度比不小于0.4:1,且不大于0.6: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层、所述第二钢层、及所述导热层之间的厚度比为0.5:1:0.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塑料件,所述塑料件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复合材料件盖合所述开口设置,且所述复合材料件的周侧嵌设于所述塑料件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件注塑嵌设于所述塑料件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空腔分隔形成在前后向依次排布的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复合材料件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复合材料件分别设于壳体在前后向上的两侧,且对应与所述发声单体的前后端呈相对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声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发声装置的壳体至少部分区域设置为复合材料件,复合材料件包括防护层和导热层,在自壳体的内部向外的方向上,防护层和所导热层呈层叠设置,防护层防护层的刚度大于导热层,防护层的导热系数小于导热层。由于防护层刚度较强,使得复合材料件具有较好的抗变形性能,从而能够较好地保护壳体中的发声单体,而导热层导热系数较高,使得复合材料件整体导热性较好,如此,壳体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导热性能更好,使得发声单体在工作时能够快速散热,工作温度被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避免由于高温影响发声单体的工作性能,从而提升发声单体的声学性能,获得更好的声学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0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