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胎温胎压过高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9702.0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卢润侨;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润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9/00 | 分类号: | B60C19/00;B60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胎温胎压 过高 方法 | ||
本发明旨在解决无内胎轮胎胎温胎压过高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技术构思是:胎温胎压过高主要是长距离刹车时,轮毂温度过高导致的,可在轮辋上装置由两种可以弥补彼此缺陷的材质构成的复合隔热垫予以解决,使轮毂温度对胎温胎压的影响降到允许范围内,同时,保证隔热垫的装配复合轮胎的设计要求并容易实施。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胎温胎压过高的方法,把由基垫和环形弹性带组成的复合隔热垫,装置在设有若干分布均匀的齿状阻滞结构的轮辋上,所述的基垫采用气凝胶毡或纳基隔热软毡,宽度等于或略小于胎趾间距,围绕在胎趾间的轮辋上,所述的环形弹性带采用丁基橡胶或卤化丁基橡胶,宽度等于胎趾间距,拉伸后套装在上述的基垫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胎领域,具体涉及防止胎压过高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防止胎温胎压过高,中国专利公布号 CN 102689569 A公开了一种用于有内胎轮胎防扎、防爆、隔热的隔垫及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有一置于轮胎和内胎之间的隔垫;一置于轮毂和内胎之间的隔垫”,“所述隔垫为保温材料和橡胶按比例硫化而成”,“所述的保温材料为海泡石、硅酸钙、二氧化硅、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等传统保温材料。两个隔垫的底部厚度分别为0.5-15cm和0.5-10cm。根据【轮胎工业】(1999)王友善等发表的《橡胶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特性研究》一文所提供的数据和研究结果:“橡胶复合材料的纤维横向热导率由橡胶基体决定 ; 其纤维纵向热导率远远大于横向热导率。另外 , 不论橡胶还是橡胶复合材料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 ,其热导率与温度均呈线性关系”,以及【橡胶工业】(2004)何燕等在《轮胎橡胶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及分析》一文中,给出的各种轮胎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对应关系,可知“保温材料和橡胶按比例硫化而成”的隔垫,其隔热性不取决于保温材料,而取决于橡胶基体。而橡胶基体的导热系数远比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等保温材料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直线增大,要达到同样的隔热效果,隔垫就须很厚,而即使按该方法给出的厚度的平均值 绝大多数轿车轮胎和SUV轮胎也都无法放入;橡胶参入上述保温材料后,弹性会大幅度下降,该方法没有披露如何把弹性差、平均厚度5.5cm的隔垫置于轮毂和内胎之间,还能与轮毂紧固套接、同步转动的。因此该方法实际上是无法实施的。该方法针对的是有内胎轮胎,但如今无内胎轮胎已替代有内胎轮胎被普遍采用,由于无内胎胎内气体直接接触轮辋,所以,对于轮辋的隔热需求更大,而且由于追求宽胎面、小扁平比成为时尚,所以,对隔热性和厚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无内胎轮胎胎温胎压过高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胎温胎压过高主要是长距离刹车时,轮毂温度过高导致的,可在轮辋上装置由两种可以弥补彼此缺陷的材质构成的复合隔热垫予以解决,使轮毂温度对胎温胎压的影响降到允许范围内,同时,保证隔热垫的装配复合轮胎的设计要求并容易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胎温胎压过高的方法,把由基垫和环形弹性带组成的复合隔热垫,装置在设有若干分布均匀的齿状阻滞结构的轮辋上,所述的基垫采用气凝胶毡或纳基隔热软毡,宽度等于或略小于胎趾间距,围绕在胎趾间的轮辋上,所述的环形弹性带采用丁基橡胶或卤化丁基橡胶,宽度等于胎趾间距,拉伸后套装在上述的基垫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可使弹性隔热材料处在导热系数较小的温度区间,发挥其隔热作用,并延缓其老化;一方面可使毡状隔热材料受到弹性包夹,紧固安装,使新型高效隔热材料得以采用。从而,具有有效避免胎压过高,大幅度减少隔热材料的用量,减少对胎内空间的占用,保证轮胎的设计要求等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围成环形的基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轮毂及轮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环形弹性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润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润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9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居家使用具有按摩功能的沙发轮椅
- 下一篇:一种自动送料防堵污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