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缸双出油碟刹卡钳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36964.1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侯志坚;侯智慧;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金吉汽摩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18 | 分类号: | F16D65/18;F16H63/34;F16D125/02;F16D125/06;F16D125/40;F16D125/60;F16D127/06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章乐文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缸双出油碟刹 卡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缸双出油碟刹卡钳,包括有卡钳本体,卡钳本体设有支撑部及与支撑部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立于支撑部两侧,所述第一安装部朝向第二安装部的一端中依次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活塞安装腔,第一活塞安装腔中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安装腔中设有第二活塞,第三活塞安装腔中设有第三活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两侧联动刹车,在碟刹卡钳上集成驻车功能,结构简单且免去额外加装驻车泵带来的成本、节省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碟刹卡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缸双出油碟刹卡钳。
背景技术
机动车之所以有一大批拥趸,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动能和灵活性是汽车所不能比拟的,而显然正三轮摩托对于这两种特性诠释得并不完美。选择正三轮摩托的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出于对安全性能的考虑,庞大的体积,三角设计,稳定性必然好于两轮机动车,但这也决定了骑手无法体验到两轮的速度感。其二,总有些人,似乎速度感并不能让他们感到愉悦和舒心,而更多的是在意骑行的舒适度。
正是如此,正、倒三轮机动车作为摩托界的小众存在,却在它的领域拥有极高的人气,造就了一大批三轮迷。
但目前的正、倒三轮车其前制动卡钳或者后制动卡钳都是单独控制该侧制动,而没有一种能在前制动卡钳驱动前轮制动的同时驱动后轮制动的前制动卡钳或者在后制动卡钳驱动后轮制动的同驱动前轮制动的后制动卡钳,且目前的正、倒三轮车的驻车泵都是独立存在的,大多为鼓刹的方式,鼓刹驻车泵结构较为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三缸双出油碟刹卡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缸双出油碟刹卡钳,包括有卡钳本体,所述卡钳本体设有支撑部及与支撑部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立于支撑部两侧,所述第一安装部朝向第二安装部的一端中依次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活塞安装腔,第一活塞安装腔中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安装腔中设有第二活塞,第三活塞安装腔中设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二安装部朝向第一安装部的一端与第一、第二、第三活塞之间间隔设置有上刹车片及下刹车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部与支撑部连接的一端为后端,第一安装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为前端,所述第一、第三活塞安装腔到前端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小于第二活塞安装腔到前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安装部中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油路及第二油路,所述第一、第三活塞安装腔通过第一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安装腔与第二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安装腔远离第二安装部的一端设有与第二活塞安装腔连通的锁紧腔,锁紧腔远离第二安装部的一端开口设置,所述锁紧腔中穿设有顶针,所述顶针一端与第二活塞相抵另一端设置有促使第二活塞沿第二活塞安装腔向下从而使得上刹车片与下刹车片抱紧刹车盘实现驻车的驻车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设有与第一活塞安装腔、第三活塞安装腔连通的第一油路及与第一油路互不连通的第二油路,第二油路与第二活塞安装腔连通,安装时可通过第一油路或者第二油路与另一侧的碟刹上泵油路联动设置,即当前轮进行制动时可通过第一油路或者第二油路同时制动后轮,实现联动刹车,在第一安装部上设置的顶针及驻车结构可以实现驻车功能,驻车拉线拉动驻车结构使顶针顶住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顶出上刹车片使上刹车片抱紧刹车盘实现驻车,将驻车泵集成在碟刹卡钳中,不仅降低了安装驻车泵的成本且节省了安装空间。
上述的一种带着驻车功能的三缸双出油碟刹卡钳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油路包括有与第三活塞安装腔或第一活塞安装腔连通的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设有分别连通第一活塞安装腔及第三活塞安装腔的第二油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金吉汽摩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金吉汽摩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6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质量n型碳化硅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质导热灌封发泡硅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