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6826.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6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飞;沈欢庆;何茂阁;张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鼎竹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1/00;H02B1/30;H02B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自动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其包括主站层、子站层、终端层和远程终端装置,主站层为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子站层为四个监控子单元,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通过GPRS与各监控子单元进行双向通信;终端层包括馈线终端单元、远程终端单元、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和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器,四个监控子单元分别馈线终端单元、远程终端单元、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和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器;远程终端装置包括馈线开关、环网柜、设置在配电柜内的配电变压器;配电柜的下方设有地下漏电检测装置。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通过接收并处理四个监控子单元的上传信息,实时对线路状况进行检测,以便及时获得故障线路的信息,减少大面积停电排除非故障线路带来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从而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检测、保护和控制。
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馈线监控终端依据局部信息对线路故障进行判断,同时采用多次重合闸的方式,对线路进行多次通断,会造成非故障线路的停电,也会对电网设备造成冲击。同时,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集中式的控制方式,容易造成大面积停电。一般出现故障的线路经常会伴随着漏电现象,因此需要在配电柜的漏电情况进行实时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监控安装台,从而直接对出现故障的线缆进行断电检修,以减少非故障线路的停电带来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检测出出现漏电故障的线路,减少了排查故障线路时对非故障线路进行停电而带来的损失。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主站层、子站层、终端层和远程终端装置,所述主站层为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所述子站层为四个监控子单元,所述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通过GPRS与各所述监控子单元进行双向通信;所述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接收并处理四个监控子单元的上传信息;所述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根据处理结果下达指令给四个监控子单元;
所述终端层包括馈线终端单元、远程终端单元、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和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器,四个所述监控子单元分别双向通讯连接馈线终端单元、远程终端单元、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和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器;
所述远程终端装置包括与所述馈线终端单元双向通讯连接的馈线开关、与所述远程终端单元双向通讯连接的环网柜、以及与所述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双向通讯连接的配电变压器;
所述配电变压器设置在配电柜内,所述配电柜的下方设有用于对配电柜进行检测的地下漏电检测装置,所述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接收地下漏电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并反馈给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馈线终端单元、远程终端单元、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和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器将采集到的开关位置、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上传给相应的监控子单元,各监控子单元再通过GPRS上传给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与此同时,地下漏电检测装置对配电柜的线路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情况反馈给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将上传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下达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被传输给各监控子单元,由各监控子单元分别控制的馈线终端单元、远程终端单元和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动作,及时执行故障保护动作,当线路出现故障时,操作者根据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收集的信息快速确认故障线路的位置,并对故障线路进行断电检修,无需排查无故障线路过程中进行大面积断电而给无故障线路区域带来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鼎竹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鼎竹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6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