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36541.X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3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英;黄曲芳;娄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8/16 | 分类号: | H04W28/16;H04W28/24;H04W76/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邹雅莹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第一QoS流的QoS参数,第一QoS流的QoS参数用于指示按照第一时长进行统计的丢包上限值以及按照第二时长进行统计的丢包上限值,进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QoS流的QoS参数对第一QoS流进行处理。采用该种方法,网络设备是基于按照两种时长进行统计的丢包上限值来对QoS流进行处理,相比于现有方案中网络设备按照平均窗口进行统计的误包率来对QoS流进行处理来说,更加全面地考虑了第一QoS流所承载的业务的传输可靠性需求,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业务的传输可靠性,避免终端设备的业务在应用层发生中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版本15(R15)中,将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业务空口的指标设定为用户面要保证1毫秒(ms)时延加99.999%的可靠性需求。
针对URLLC业务,为了避免网络层偶然性的通信错误对应用层产生较大的影响,终端设备的应用层以及应用服务器的应用层可以设置生存时间(survival time)。生存时间是指,应用层如果在某一数据包期望到达的时间范围内没有收到该数据包,将会启动生存时间定时器,如果该定时器运行过程中有期望的应用层数据包到达,则定时器停止;如果该定时器一直运行直到超时,即在生存时间定时器活跃的这段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期望的应用层数据包到达,则应用层发生中断,从而可能会对业务造成影响。因此,如何避免终端设备的业务在应用层发生中断,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避免终端设备的业务在应用层发生中断。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QoS流的QoS参数,所述QoS参数用于指示按照第一时长进行统计的丢包上限值以及按照第二时长进行统计的丢包上限值;以及,根据所述QoS参数传输第一QoS流的数据包。
采用该种方法,网络设备是基于按照至少两种时长进行统计的丢包上限值来对QoS流进行处理,相比于现有方案中网络设备按照平均窗口进行统计的误包率来对QoS流进行处理来说,更加全面地考虑了第一QoS流所承载的业务的传输可靠性需求,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业务的传输可靠性,避免终端设备的业务在应用层发生中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QoS流用于承载第一业务,第一时长为第一业务的生存时间的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QoS流承载的业务为按照传输周期进行传输的业务,第一时长包括N个传输周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按照第一时长进行统计的丢包上限值包括:按照第一时长进行统计的最大丢包率;或者,按照第一时长进行统计的最大丢包量;或者,按照第一时长进行统计的最大丢包个数;或者,按照第一时长进行统计的误包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按照第一时长进行统计的丢包上限值,包括:按照第一时长的每个传输周期进行统计的丢包上限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按照第一时长的每个传输周期进行统计的丢包上限值包括:按照第一时长的每个传输周期进行统计的最大丢包率;或者,按照第一时长的每个传输周期进行统计的最大丢包量;或者,按照第一时长的每个传输周期进行统计的最大丢包个数;或者,按照第一时长的每个传输周期进行统计的误包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QoS流承载的业务为按照传输周期进行传输的业务;该方法还包括:从核心网设备获取每个传输周期内的数据包个数或数据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65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