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陶瓷辊道窑烧嘴布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6483.0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2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闫观贞;徐康康;杨海东;朱成就;印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9/36 | 分类号: | F27B9/36;F27B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陶瓷 辊道窑烧嘴 布局 结构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陶瓷辊道窑烧嘴布局结构,包括:窑体、设置在窑体内的辊道、以及布设在窑体内的上烧嘴和下烧嘴,上烧嘴和下烧嘴分别对称布置在窑体烧成带的左右两侧;上烧嘴位于辊道上方;下烧嘴位于辊道下方;上烧嘴与下烧嘴一一对应,且上下对称设置。本发明改变了原有烧嘴的布局方式,使得加强窑炉内部气体紊乱,加快气体流动,减小温差,从而改善了温度场均匀性,提高了传热速率,进而提高了陶瓷制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辊道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陶瓷辊道窑烧嘴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陶瓷的需求量迅猛增加,同时对产品的种类、质量等要求越来越高。辊道窑是陶瓷生产的主要烧成设备之一,也是建陶企业生产的核心,产品质量的好坏受其炉内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因此,对其温度场的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满足产品高质量、定制化、更换速度快的生产要求,陶瓷企业迫切需要从均匀性和传热速率两个方面综合实现辊道窑的温度场优化。
目前大多数对辊道窑的优化研究只聚焦于对烧成带工艺参数的改变或对炉体结构改变进行的研究,针对性较弱,优化效果不明显,对窑炉关键部位烧嘴的研究也仅停留在对燃烧装置的设计,倾角的改变等,并未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去分析,无法解决窑炉内部传热速率低、均匀性较差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调式陶瓷辊道窑烧嘴布局结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陶瓷辊道窑烧嘴布局结构,改变了原有烧嘴的布局方式,使得加强窑炉内部气体紊乱,加快气体流动,减小温差,从而改善了温度场均匀性,提高了传热速率,进而提高了陶瓷制品的质量。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陶瓷辊道窑烧嘴布局结构,包括:窑体、设置在所述窑体内的辊道、以及布设在所述窑体内的上烧嘴和下烧嘴,所述上烧嘴和所述下烧嘴分别对称布置在所述窑体烧成带的左右两侧;
所述上烧嘴位于所述辊道上方;
所述下烧嘴位于所述辊道下方;
所述上烧嘴与所述下烧嘴一一对应,且上下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上烧嘴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下烧嘴的数量等于所述上烧嘴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上烧嘴的数量为8个;
所述下烧嘴的数量为8个。
可选地,所述上烧嘴和所述下烧嘴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烧嘴开关的阀门。
可选地,所述窑体的侧壁下部设置有事故处理孔。
可选地,所述事故处理孔为两个;
两个所述事故处理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窑体的左右两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窑体外设置有燃烧器;
所述上烧嘴和所述下烧嘴从所述燃烧器伸入到所述窑体内。
可选地,所述窑体包括框架和盖板;
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外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框架为方钢框架。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材质为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6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