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光伏储能微网设备监测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6476.0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7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伍晓泉;胡春潮;孙毅;宋景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453;G06F16/21;G06F16/27;G06Q10/06;G06Q50/06;G16Y10/35;G16Y40/10;G16Y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沈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光 伏储能微网 设备 监测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光伏储能微网设备监测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系统包括数据接入层、数据资源层、服务支撑层以及应用层;数据接入层用于采集低压光伏储能微网的设备数据以及通讯点表对数据项,对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和关联;数据资源层用于对关联后的设备数据进行整合并储存;服务支撑层用于为整合后的设备数据提供计算分析服务,应用层用于根据计算分析服务得到的结果对低压光伏储能微网的设备进行管理。本发明根据设备的通讯点表对数据项对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和关联,实现对多种不同设备的数据进行整合以及集中管理,提高了监测管理平台对不同厂家和设备的适用性,减少因需要采集不同厂家设备所带来的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储能微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光伏储能微网设备监测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微网已经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低压光伏储能微网是微网的一种常见形式,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以及储能电站相比,低压光伏储能微网多建设与用户侧,具有安装地点分散、监控性差等特点,另外任设备自发运行,相当于为电网接入了扰动电源,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用户侧光伏和储能设备在市场上存在多个供应厂家,每家厂家对于规约的应用、点表的配置都存在差异,另外每个厂家提供的监控平台数据也互不相通。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低压光伏储能微网中不同设备的监测平台数据互不相通,导致无法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光伏储能微网设备监测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低压光伏储能微网中不同设备的监测平台数据互不相通,导致无法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压光伏储能微网设备监测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接入层、数据资源层、服务支撑层以及应用层;
所述数据接入层用于采集低压光伏储能微网的设备数据以及设备的通讯点表对数据项,根据设备的通讯点表对数据项对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和关联,将关联后的设备数据传输至数据资源层中;
所述数据资源层用于接收数据接入层传输来的关联后的设备数据,对关联后的设备数据进行整合并储存;
所述服务支撑层用于提取数据资源层中储存的整合后的设备数据,为整合后的设备数据提供计算分析服务,将计算分析服务得到的结果传输至应用层;
所述应用层用于提供管理应用,管理应用用于根据计算分析服务得到的结果对低压光伏储能微网的设备进行管理。
优选的,系统还包括展示层,展示层用于对应用层的管理应用进行可视化。
优选的,低压光伏储能微网的设备数据包括光伏设备数据和储能设备数据。
优选的,数据接入层具体用于采集光伏设备数据和储能设备数据,根据设备厂家提供的通讯点表对数据项对光伏设备数据和储能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将解析好的光伏设备数据和储能设备数据与对应的设备编号进行关联。
优选的,数据资源层还包括有历史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用于储存历史的整合后的设备数据,实时数据库用于储存实时的整合后的设备数据。
优选的,服务支撑层提供计算分析服务包括有:分布式并行计算、流失计算、图计算以及数据分析挖掘。
优选的,应用层提供的管理应用包括有光伏管理应用以及储能管理应用;光伏管理应用包括光伏设备监测、光伏设备告警监测、光伏设备运行曲线分析;储能管理应用包括储能设备监测、储能设备告警监测、储能设备运行曲线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6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频通讯电路、电子设备及音频通讯测试系统
- 下一篇:视频传输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