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36405.0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成浩;田鹏刚;边兆伟;张风亮;员作义;史继创;刘岁强;易术春;毛冬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建科建设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02;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刘玲玲 |
| 地址: | 71008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坡地 建筑 外墙 挡土墙 之间 柔性 连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挡土墙上和地下室外墙上设置挡土墙墙面挑板和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和挡土墙墙面挑板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上并且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搭接长度),然后用变形能力较好的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板、橡胶块等)对挡土墙墙面挑板和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进行封堵,最后在挡土墙墙面挑板和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的上方回填土形成室外地坪。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施工方便,结构型式简洁合理;能够有效避免位于坡地与建筑物之间的室外地坪开裂和下陷;能够避免坡地建筑在地震时被限制扭转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连接方法,具体涉及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地震区的坡地建筑经常出现三面有土一面空旷的情况,故在做抗震设计时,应避免在坡地建造高层建筑,若无法避免时,则应采取措施形成局部平地,并避免因土坡对建筑约束的不平衡而使建筑结构产生扭转不规则。
目前,在坡地上形成局部平地后,通常还需要用永久性挡土墙来对坡地进行支护。由于永久性挡土墙与建筑物的变形不一致,所以往往会导致位于坡地与建筑物之间的室外地坪开裂或者下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位于坡地与建筑物之间的室外地坪开裂和下陷的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连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施工挡土墙时,在距离挡土墙的顶部50cm-60cm的位置设置挡土墙墙面挑板;
步骤2:在施工坡地建筑时,在距离地下室外墙的顶部30cm-40cm的位置设置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与挡土墙墙面挑板有一定的搭接长度;
步骤3:待挡土墙墙面挑板和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达到设计强度后,用封堵材料对挡土墙墙面挑板和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进行封堵,其中,封堵材料选用的是变形能力较好的材料;
步骤4:在挡土墙墙面挑板和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的上方回填土,形成室外地坪。
前述的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挡土墙墙面挑板和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前述的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挡土墙墙面挑板截面呈翻转90°的“T”字形,分为暗梁部和外挑部两部分,其中,暗梁部整体砌入挡土墙中,外挑部整体外露于挡土墙的外侧并且呈水平状态;或者,前述挡土墙墙面挑板截面呈“一”字形,并且呈水平状态。
前述的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地下室外墙墙面挑板截面呈“一”字形,并且呈水平状态。
前述的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封堵材料选用的是聚苯乙烯板或橡胶块。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不仅使得坡地建筑和挡土墙在发生水平变形时不会相互影响,而且通过使用变形能力较好的封堵材料协调了坡地建筑和挡土墙在竖向沉降上的差异,所以可以有效避免位于坡地与建筑物之间的室外地坪开裂和下陷;
2、本发明提供的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在建筑物和挡土墙之间形成有局部通道,局部通道中无土,所以避免了坡地建筑在地震时被限制扭转变形;
3、本发明提供的坡地建筑外墙与挡土墙之间的柔性连接方法,施工方便,结构型式简洁合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建科建设特种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建科建设特种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6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