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作玩具的双组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35692.3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3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芳;周平;周丹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稚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4;C08L83/05;C08L29/04;C08L1/02;C08L1/28;C08L97/00;C08K13/02;C08K5/053;C08K5/05;C08K3/36;C08J9/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玩具 组分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制作玩具的双组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制作玩具的双组分复合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增塑剂、乙烯基硅油、填料、发泡粉、胶粉、甘油、结构控制剂;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增塑剂、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填料、催化剂、颜料、结构控制剂。本发明中A、B组分的稳定性较好,常温下储存不易发生交联固化反应,A、B双组分混合后,制得的复合材料使用揉捏时较软,不易变干,成型效果好,与金属丝的粘连效果好,玩具经多次弯折后,不仅造型不易被破坏,且不会出现裂纹现象,增强了玩具的趣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制作玩具的双组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并激发其创造力,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五颜六色的玩具材料,比如超轻粘土、橡皮泥、太空沙等,儿童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用这些玩具材料捏成各式各样的玩具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儿童的创造力。
目前市场上的玩具材料,比如橡皮泥和太空沙,其特点是不能固化,且缺乏材料必需的强度和弹性,虽可重复利用,但不能永久保持形状,难以满足儿童对作品保留的需求。而其他玩具材料,比如超轻粘土,由于无毒无害、制作简单、手感较好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但同时,由于其材料极易自然风干的特点,不仅导致材料储存不便,而且无法实现对手工玩具的精雕细刻,此外,超轻粘土制作的手工玩具由于拉伸强度较低,无法将其弯折,降低了手工玩具的趣味性。
本发明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将含有硅油的组分与含有发泡粉的组分混合后,可制得不粘手、成型效果好的复合材料,用来制作的手工玩具,手感好,弹性好,可弯折。但尚存在的问题是,原材料在储存过程中易发生一定程度的交联反应,降低复合材料的性能。且为了进一步增加玩具的趣味性,儿童可在制作玩具时,在其中加入金属丝,使玩具模型随意弯折并固定为各种造型,但存在的问题是复合材料与金属丝的粘连性较差,不仅增加了制作难度,且玩具经多次弯折后,造型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玩具的双组分复合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增塑剂、乙烯基硅油、填料、发泡粉、胶粉、甘油、结构控制剂;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增塑剂、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填料、催化剂、颜料、结构控制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照重量份,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增塑剂12~18份、乙烯基硅油20~40份、填料45~60份、发泡粉0.5~2份、胶粉5~15份、甘油10~30份、结构控制剂2~6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增塑剂5~10份、乙烯基硅油23~30份、含氢硅油12~16份、填料45~60份、催化剂0.03~0.05份、颜料1~50份、结构控制剂4~10份。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增塑剂为烷基硅油,其粘度为5~20mPa·s。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10000~20000mPa·s。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填料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含氢硅油的含氢量为1.0~2.0wt%。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粉为中空微球。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结构控制剂选自乙炔环己醇、甲基丁炔醇、二甲基乙炔醇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B组分的原料中还包括分散剂,所述分散剂为催化剂质量的1~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稚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稚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5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激励微射流控制多管振荡器
- 下一篇:一种微液滴生成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