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密数据对等关系比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5591.6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2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陆陈一帆;来学嘉;贾牧;张鹏程;谢丹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高杰;于志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 数据 对等 关系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块链技术,揭露了一种加密数据对等关系比对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参与方向第二参与方发起针对第一原始数据a和第二原始数据b的加密数据比对请求;第二参与方在收到加密数据比对请求后,向第一参与方发送比对请求参数,其中,所述比对请求参数为根据第一加密数据[a]、第二加密数据[b]和随机生成的第一秘密参数α得到;第一参与方根据所述比对请求参数检验第一原始数据a和第二原始数据b是否相等。本发明还揭露了一种加密数据对等关系比对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利用本发明,可以使第一参与方在不知道第二参与方的原始数据的情况下检验两个原始数据是否相等,满足性能高效、网络传递消耗低以及达到主动安全标准等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密数据对等关系比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是由S.Gold wasser、S.Micali及C.Rackoff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指的是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零知识证明实质上是一种涉及两方或更多方的协议,即两方或更多方完成一项任务所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证明者向验证者证明并使其相信自己知道或拥有某一消息,但证明过程不能向验证者泄漏任何关于被证明消息的信息。
目前,在零知识证明中,检测两个由不同参与方的密钥加密的数据是否相等的密码学公式存在种种问题,有的依赖不成熟安全假设,有的性能低下,有的需要传递大量参数消耗网络。由于上述这些问题,现有的检测方式都没有太多工业价值。
因此,如何在检测两个由不同参与方的密钥加密的数据是否相等时,满足性能高效、网络传递消耗低、达到主动安全(Active Security)标准等需求,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密数据对等关系比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密数据对等关系比对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参与方向第二参与方发起针对第一原始数据a和第二原始数据b的加密数据比对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参与方为要求比对参与方,利用第二密钥y对所述第二原始数据b加密后得到第二加密数据[b];所述第二参与方为提供比对参与方,利用第一密钥x对所述第一原始数据a加密后得到第一加密数据[a];
第二参与方在收到所述加密数据比对请求后,向第一参与方发送比对请求参数,其中,所述比对请求参数为根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a]、所述第二加密数据[b]和随机生成的第一秘密参数α得到;及
第一参与方根据所述比对请求参数检验所述第一原始数据a和所述第二原始数据b是否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密数据[a]=g^a*h^x,所述第二加密数据[b]=g^b*h^y,其中g和h为原始群基点。
可选地,所述比对请求参数包括第一比对请求参数[a’]、第二比对请求参数[b’]、第三比对请求参数v11和第四比对请求参数v12。
可选地,第二参与方得到所述比对请求参数的过程包括:
随机生成所述第一秘密参数α,再根据第一公式[a’]=(g^a*h^x)^α=g^aα*h^xα,用所述第一秘密参数α更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a],得到所述第一比对请求参数[a’];
根据第二公式[b’]=(g^b*h^y)^α=g^bα*h^yα,用所述第一秘密参数α更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b],得到所述第二比对请求参数[b’];
根据第三公式v11=ht^xα,用所述第一秘密参数α和所述第一密钥x在基点ht上生成所述第三比对请求参数v11,所述基点ht为原始群基点h对应的映射群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5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