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条件下陆相湖盆致密储层孔隙度的定量预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35042.9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6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白斌;胡素云;付玲;李永新;江青春;陶士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闫加贺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条件下 湖盆 致密 孔隙 定量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地质条件下陆相湖盆致密储层孔隙度的定量预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测定待测储层岩样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孔隙度;
确定所述不同压力对应的地层的温度;
根据测定的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孔隙度拟合孔隙度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式;
根据孔隙度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式以及不同压力对应的地层的温度,拟合得到孔隙度随压力、温度变化的关系式;
根据孔隙度随压力、温度变化的关系式预测不同地层温压条件下的孔隙度,从而实现地质条件下待预测储层的孔隙度的定量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预测方法,其中,所述测定待测储层岩样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孔隙度通过如下方式进行:
测定饱和水后的待测储层岩样在不同压力下的T2谱,利用T2谱确定待测储层岩样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孔隙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预测方法,其中,所述不同压力包括常压以及待测储层在主要成藏时期对应的压力,且压力不超过岩石破裂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预测方法,其中,所述测定饱和水后的待测储层岩心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T2谱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对饱和水后的待测储层岩心依次施加不同压力值的围压,并分别测定饱和水后的待测储层岩心在不同压力值的围压下的T2谱。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定量预测方法,其中,利用T2谱确定待测储层岩样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孔隙度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1)建立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式;
2)利用测得的T2谱结合建立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式确定测定待测储层岩样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孔隙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量预测方法,其中,所述饱和水采用真空加压饱和水方式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预测方法,其中,确定所述不同压力对应的地层的温度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根据压力值的大小以及待测储层的地层压力梯度确定该压力值所对应的地层深度,然后根据确定的地层深度结合待测储层的地温梯度确定出该深度的地层对应的地层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预测方法,其中,所述地质条件下陆相湖盆致密储层孔隙度的定量预测方法包括:
步骤1:利用标准刻度样品实现致密储层孔隙度与核磁共振信号的标定,建立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式;
步骤2:常压环境中,对待测储层岩心进行真空加压饱和水处理;然后测定常温常压下饱和水后的待测储层岩心的T2谱;根据测得的常压下饱和水后的待测储层岩心的T2谱结合步骤1建立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常压下待测储层岩心的孔隙度;
步骤3:对饱和水后待测储层岩心依次施加不同围压;在施加各个压力值时包括升压过程和保压过程;并分别测定饱和水后待测储层岩心在不同围压下的T2谱;根据测得的待测储层岩心在不同围压下的T2谱结合步骤1建立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式确定不同围压下待测储层岩心的孔隙度;
步骤4:根据步骤3测定的饱和水后待测储层岩心在不同围压下的孔隙度以及步骤2测定的饱和水后的待测储层岩心在常压下的孔隙度拟合孔隙度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式;
步骤5:根据步骤2、步骤3中测定T2谱时的压力值的大小以及待测储层的地层压力梯度确定压力值所对应的地层深度,然后根据确定的地层深度结合待测储层的地温梯度确定出该深度的地层对应的地层温度,从而完成不同压力对应的地层的温度的确定;
步骤6:根据步骤4确定的孔隙度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式以及步骤5确定的不同压力对应的地层的温度,拟合得到孔隙度随压力、温度变化的关系式;
步骤7:根据步骤6确定的孔隙度随压力、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即可预测不同地层温压条件下的孔隙度,从而实现地质条件下待预测储层的孔隙度的定量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50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件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扫描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