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33730.1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5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上海峰;白鹏程;孔庆祥;翟人锋;李文纲;孙艺雄;王变阁;杜亮;党延升;陈海涛;洪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E02D3/00;A01C7/00;A01C21/00;A01C1/06;C05G3/00;C05G3/40;C05G5/30;C05G5/40;C04B28/04;C09K17/40;C09K10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张菊萍 |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防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物理防护层、抗蚀防护层和生态修复防护层组成;所述物理防护层包括锚杆和三维网;所述抗蚀防护层包括植物纤维、第一粘结剂、保水剂、渗透剂和营养缓释体;所述生态修复防护层包括土壤、土壤修复剂、活性炭、第二粘结剂、生根剂、乔灌草种子混合体和生物菌剂;所述营养缓释体包括设置在外部的缓释壳体和内部的酸性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修复防护层包括土壤、土壤修复剂、粉煤灰、活性炭、第二粘结剂、乔灌草种子混合体和生物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蚀防护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豆杆纤维3-5份、第一粘结剂10-25份、保水剂4-8份、渗透剂2-6份和营养缓释体0.5-2份;所述生态修复防护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土壤20-30份、土壤修复剂2-4份、活性炭1-3份、第二粘结剂2-18、生根剂0.1-0.5份、乔灌草种子混合体0.5-1.5份和生物菌剂0.3-1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蚀防护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豆杆纤维5份、第一粘结剂13份、保水剂6份、渗透剂5份和营养缓释体1.3份;所述生态修复防护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土壤20份、土壤修复剂3份、活性炭2份、第二粘结剂13、生根剂0.2份、乔灌草种子混合体0.6份和生物菌剂0.4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剂为硅酸盐水泥,第二粘结剂为植物胶粘结剂;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剂为耐盐链霉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壳体为煅烧白云石粉;所述酸性肥料包括过磷酸钙、硫酸铵、磷酸一铵、硝酸铵、硝酸钙、硫铵、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铵或硫酸氨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现场勘探,锚杆、三维网、乔灌草种子混合体选取;(2)划定作业范围,清坡;(3)挂网,将三维网连续覆盖在斜坡及斜坡平台上,用锚杆将三维网固定;(4)喷施抗蚀防护层,采用液压喷射技术,将抗蚀防护层混合均匀后加装到喷涂设备内,喷涂到三维网表面,要求覆盖包裹三维网及锚杆;(5)待抗蚀防护层凝固,将包含适宜乔灌草种子的生态修复防护层喷涂到抗蚀防护层上;(6)生态修复防护层喷涂完成后覆盖土工布,浇水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37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类肠道组织切片的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步式铁水KR搅拌脱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