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储能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33555.6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安明;岳金彩;杨霞;郑世清;秦利涛;周波;周东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刘娜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通道 反应器 | ||
1.一种具有储能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包括上加热板(1)和下加热板(2)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微通道反应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板(1)和下加热板(2)均为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板体结构,所述上加热板(1)和下加热板(2)的内部靠近微通道反应板(3)的位置处分别设置储能层,所述下加热板(2)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管(25),所述上加热板(1)和下加热板(2)的内部填充有导热液(13),所述上加热板(1)的底部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液口(11)和排液口(12),所述下加热板(2)的顶部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吸液口(21)和回液口(22),所述进液口(11)和吸液口(21)之间通过吸液管(35)相连通,所述吸液管(35)外接输液泵(37)和制冷装置(38),所述排液口(12)和回液口(22)之间通过排液管(36)相连通;
所述微通道反应板(3)为中空腔体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微通道反应管(31),所述微通道反应板(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料口(32)和排料口(33),所述微通道反应管(31)的两端分别与进料口(32)和排料口(33)相连通;
所述储能层包括门型结构的储能板(4)和设置于储能板(4)内部的多个储能管(41),所述储能管(41)内部填充石蜡(412);所述储能板(4)上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通孔(42),所述通孔(42)的内部安装有传热棒(43),所述通孔(42)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44),所述传热棒(43)穿过所述橡胶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能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反应管(31)由数个梯形管(311)拼接一体成型,两个所述梯形管(31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卡脚(312),所述卡脚(31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向管内延伸的限流板(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能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反应板(3)的内壁设有多个导热齿(34),所述导热齿(34)呈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储能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齿(34)沿着微通道反应板(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能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热板(2)内部设置隔板(23),所述电加热管(25)安装于所述隔板(23)与下加热板(2)围成的加热腔(2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能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反应板(3)的顶部紧密贴合上加热板(1)的底部,所述微通道反应板(3)和上加热板(1)焊接固定,所述微通道反应板(3)的底部紧密贴合下加热板(2)的顶部,所述微通道反应板(3)和下加热板(2)的顶部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能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液(13)的材料包括水、防冻剂和添加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储能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剂为一元醇、二元醇或三元醇,所述一元醇包括甲醇和乙醇;二元醇包括乙二醇和丙二醇,三元醇包括丙三醇;所述添加剂为有机羧酸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35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