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新冠病毒的护目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33441.1 | 申请日: | 2020-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民;孙剑峰;陈晖;李丹;隋国栋;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9/02 | 分类号: | A61F9/02;D04H1/544;D04H1/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病毒 护目镜 | ||
1.一种防护新冠病毒的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树脂镜片、橡胶圈、防护布、松紧带;两个树脂镜片通过镜框卡槽嵌入镜框内;橡胶圈内侧可与人脸眼睛部为密切贴合,橡胶圈与镜框之间为防护布,并且橡胶圈与镜框之间由若干支撑条连接、支撑、固定;松紧带系于橡胶圈两侧,用于将护目镜佩戴于头部;其中:
所述防护布采用复合防护新冠病毒材料,由三层材料构成,由外到内依次为35-45g/m2丙纶纺粘无纺布、30-50g/m2超细旦驻极体熔喷纤维非织造布、20-30g/m2丙纶纺粘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新冠病毒的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细旦驻极体熔喷纤维非织造布,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选取可分裂为原丝直径三十分之一到八十分之一的微细纤维,按照针刺毡的生产工艺和熔喷工艺进行微技术处理,得到纤维直径为一般滤料纤维直径三十分之一到八十分之一的微细纤维过滤材料;制得的超细纤维的纤度在0.01-0.1旦尼尔;
(2)再选择自极化效应强的电气石超细微粒作为驻极熔喷聚丙烯超细纤维非制造布的改性添加剂,通过表面修饰均匀分散到熔喷丙烯切片中,制得可纺性良好的驻极体聚丙烯母粒;电气石含量为总质量的3-8% ;
(3)采用熔喷工艺,在250±1℃的条件下,以熔融流动指数为(1000-1400)/10min,纺制得到复合驻极体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非织造布;
(4)采用电晕放电对其驻极,得到含电气石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包括在低压空气下,对针形电极施加2000-4000伏高压电,使针尖附近形成很强的电场,产生驻极效果;同时,该含电气石驻极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采用沿厚度方向定向极化,以产生更高的电场并具有更好的电荷保存性,因而有更好的吸附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新冠病毒的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纶纺粘无纺布上均布有透气小孔,单位面积无纺布上分布透气小孔为8-12万个/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34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冠病毒防护头套
 - 下一篇: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秸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