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火花微焊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1114.2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5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冬;段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8/00 | 分类号: | B23K28/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董玉娇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火花 焊接 装置 方法 | ||
1.电火花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两个待焊接构件(4)固定在操作台(1)上,使两个待焊接构件(4)之间的待结合面紧密贴合在一起;
步骤二、根据待焊接构件(4)的材料以及焊接需求确定脉冲电源(3)输出的脉冲电压的脉冲形状、脉宽、放电频率和单次脉冲放电能量;
步骤三、通过放电间隙伺服进给控制系统调节微小尺寸的棒状工具电极(2)与上层待焊接构件(4)的待焊接面之间的间隙至预设间距,使脉冲电源(3)开始放电,棒状工具电极(2)与待焊接构件(4)的待焊接面之间的绝缘介质被击穿时,所产生的电火花放电通道作为热源,在两个待焊接构件(4)之间的待结合区域产生微小熔池,同时通过电极运动轨迹控制系统对棒状工具电极(2)的焊接轨迹进行控制,直至焊接完成,从而实现对两个待焊接构件(4)间的熔凝连接;此外,微小尺寸的棒状工具电极(2)在熔融状态下沉积到连接处,形成冶金结合,有利于弥补放电连接过程中工件材料的微量蚀除,在放电连接处形成优异焊接形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花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对两个待焊接构件(4)间的熔凝连接的焊接方式为点焊、缝焊或搭接焊。
3.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花微焊接方法的电火花微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棒状工具电极(2)和脉冲电源(3);
操作台(1)上设有夹具(1-1),夹具(1-1)由导电材料制成;
夹具(1-1)用于对待焊接构件(4)进行夹固,脉冲电源(3)的一个电源端与棒状工具电极(2)的一端连接,脉冲电源(3)的另一个电源端与夹具(1-1)连接;
棒状工具电极(2)位于待焊接构件(4)上方,且二者间有间隙,待焊接构件(4)作为工件电极;
利用棒状工具电极(2)和工件电极之间的绝缘介质,在脉冲电源(3)发出的脉冲电压作用下被击穿所产生的电火花放电通道为热源,对待焊接构件(4)进行熔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火花微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电间隙伺服进给控制系统和电极运动轨迹控制系统;
放电间隙伺服进给控制系统,用于对棒状工具电极(2)与待焊接构件(4)间的间隙进行调节;
电极运动轨迹控制系统,用于对棒状工具电极(2)的焊接轨迹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火花微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脉冲电源(3)为RC驰张式脉冲电源、独立式晶体管脉冲电源、上述两种电源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11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