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改性聚氨酯三防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30989.0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玲;赵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14;C09D5/08;C09D7/20;C08G18/6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改性 聚氨酯 三防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冲击改性聚氨酯三防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防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65‑85份、溶剂5‑20份、催干剂1‑5份、防结皮剂1‑5份、荧光指示剂0.1‑0.5份、杀菌剂1‑5份、助剂1‑5份;其中,所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硅氧烷5‑10份、催化剂0.5‑4份、脂肪酸30‑50份、多元醇10‑20份、异氰酸酯5‑15份、溶剂20‑45份。本发明在保留聚氨酯三防漆优异防护性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性,引入有机硅基团,降低厚膜三防漆的硬度,提高厚膜耐长周期冲击老化性能;并且本发明中的改性聚氨酯三防漆使用不含芳烃且低气味的环保型溶剂,改善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端电子电路板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改性聚氨酯三防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智能电子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知识的产生、传播、存储及应用,信息化对全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化电子离不开高性能电子电路板的使用。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严格控制电子电路板的质量,以确保电子产品在恶劣环境中正常、高效的运转。
电子元器件组装完成后,电子电路板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冲击、高温、高湿、低温、盐雾、高尘、化学腐蚀、震动等恶劣环境,如果电子电路板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护,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电路板可能会出现被腐蚀、霉变、元器件短路、老化等问题,最终导致电子产品运行出现故障。三防漆作为一种特殊性能的保形材料,在组装完成后的电子电路板表面再涂覆一层三防漆,保护电子电路板在冲击、高温、高湿、低温、盐雾、高尘、化学腐蚀、震动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免受破坏,提高电子电路板的可靠性,改善电子元器件的安全系数,提高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聚氨酯类三防漆,因其气味低、施工工艺简单,具有优异的耐湿热老化性能、耐盐雾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特殊、恶劣的使用环境下,为了让电子设备能够正常、高效、长寿命的使用,对电子电路板的防护涂层要求更高,常规的IPC测试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目前5G行业对电子电路板的防护要求,各个企业相继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测试标准,特别是厚膜三防漆的长周期冲击老化测试,目前市场上常规的聚氨酯三防漆产品,虽然可以满足常规的IPC冲击老化测试标准,但是因其在厚膜条件下,漆膜硬度提高,长周期的冲击老化测试后,漆膜出现明显的裂纹,不能再对电子电路板起到防护作用,导致电子电路板失效,降低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适应当今5G行业的高速发展,开发一款更好性能的聚氨酯三防漆产品,使得厚膜可以耐长周期的冲击老化测试,是三防漆行业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冲击改性聚氨酯三防漆及其制备方法,在保留聚氨酯三防漆优异防护性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性,引入有机硅基团,降低厚膜三防漆的硬度,提高厚膜耐长周期冲击老化性能;并且本发明中的改性聚氨酯三防漆使用不含芳烃且低气味的环保型溶剂,改善作业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耐冲击改性聚氨酯三防漆,所述三防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65-85份、溶剂5-20份、催干剂1-5份、防结皮剂1-5份、荧光指示剂0.1-0.5份、杀菌剂1-5份、助剂1-5份;
所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硅氧烷5-10份、催化剂0.5-4份、脂肪酸30-50份、多元醇10-20份、异氰酸酯5-15份、溶剂20-45份。
优选的,所述聚硅氧烷的结构式为:
其中,R为甲基、乙基或苯基,所述聚硅氧烷中羟基的含量为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0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