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褐斑三线舌鳎鱼苗驯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30951.3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8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闫茂仓;邵鑫斌;单乐州;黄贤克;林兴管;刘亚南;王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1 | 代理人: | 慈程麟 |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褐斑 三线 舌鳎 鱼苗 驯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褐斑三线舌鳎鱼苗驯养装置及方法,步骤是:a.野外水域捕捉的鱼苗,放入药浴池内进行驯养前消毒步骤;b.将消毒过后的健康鱼苗放入流水循环的驯养装置;c.将养殖池内水质适当的进行调整;d.在鱼苗入池以后,按照鱼苗的大小进行投喂饵料;e.鱼苗生长期要根据鱼苗大小对其养殖密度进行分池;f.鱼苗驯养寄生虫防控;g.细菌性溃烂病的防控。该装置由若干不同功能的水池、统筹和控制所有水池内情况的中控系统构成,集高效、环保为一体且操作简洁,养殖数据清晰,驯养效率高,初期设定程序后中控系统可全局调控,满足尤其是对野生褐斑三线舌鳎驯化养殖为下一步人工繁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野生褐斑三线舌鳎鱼苗驯养方法。
背景技术
褐斑三线舌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野生褐斑三线舌鳎驯养装置及方法,针对野生褐斑三线舌鳎的生活环境、习性,提供一种野生褐斑三线舌鳎驯养的流水循环驯养装置及方法步骤,实现高效率、高存活率的驯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生褐斑三线舌鳎鱼苗驯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野外水域捕捉的鱼苗,放入药浴池内进行驯养前消毒步骤:消毒时间为10-15分钟,药浴液成分:5mg/m³碘制剂、200g/m³的10%氟苯尼考及抗生素伴侣;
b.将消毒过后的健康鱼苗放入流水循环的驯养装置进行驯养:
前15d,水流速5m/s;
15d之后,
在鱼苗成长到8cm之前,水流速3m/s,
在鱼苗成长到8cm之后,冬季的水流速1m/s,夏季的水流速2m/s,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池池底铺设生化棉过滤器,且池底铺设有细沙供鱼苗栖息和清洁;
c.将养殖池内水质适当的进行调整:养殖池内水质调控为pH值为7-8的弱碱性软水,控制水温保持在15℃-20℃之间,盐度保持在15‰-20‰之间,养殖池保持光照在300lm/㎡以内,设置增氧设备保证池内水溶氧在5mg/L以上;
d.在鱼苗入池以后,按照鱼苗的大小进行投喂饵料:第一次进食需要投喂切碎的沙蚕,第一次之后按8cm以下只投喂沙蚕,大于8cm的可增加投喂各种贝肉、蟹肉;
e.鱼苗生长期要根据鱼苗的大小对其养殖密度进行分池:
长度在5cm以下的:70-80尾/㎡,
长度在5cm-8cm的:50尾/㎡,
长度在8cm-12cm的:30尾/㎡,
长度在12cm-15cm的:20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0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