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修磨铸坯的装置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0306.1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1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亮;张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9/02;B24B41/02;B24B27/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何圣斐;李洪福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修磨铸坯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种柔性修磨铸坯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通过柔性修磨铸坯的装置实施,所述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正上方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正上方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砂轮组件和电机,所述砂轮组件的输入端和电机的输出端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且所述底座和支撑板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测量组件;
所述砂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前侧的砂轮头架和连接在砂轮头架输出端的砂轮,以及设置在砂轮外侧轴心处的螺纹法兰;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砂轮头架输入端的第一带轮和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第二带轮,以及连接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同步带;
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和支撑板一侧之间的刻度尺和设置在刻度尺上端部的锁紧扣,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一侧且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平齐的指针传感器,所述锁紧扣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刻度尺上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所述支撑板与工作台的四个角端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
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初始参数:确定精度要求为K,预设磨削次数为n,铸坯宽度为B1,砂轮宽度为B2,设定两个相邻的磨削区,即磨削I区和磨削II区,所述磨削I区使用的装置个数为N1,所述磨削II区使用的装置个数为N2;
步骤2,调整各装置中液压缸的伸缩量,使砂轮在与铸坯接触时,指针传感器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保持平齐;
步骤3,令磨削I区各装置的电机处于断电状态,当铸坯底部毛刺与磨削I区的砂轮接触后,弹簧被压缩,指针传感器记录压下量h,并传输至计算机;
步骤4,通过计算机将磨削II区各装置中的锁紧扣调紧,并控制液压缸上升h/n,启动各电机,磨削Ⅱ区的砂轮对铸坯底部毛刺进行磨削;
步骤5,通过计算机判断磨削后的铸坯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步骤6,通过计算机将磨削I区各装置中的锁紧扣调紧,启动各电机,磨削I区的砂轮对铸坯底部的毛刺进行磨削;
步骤7,重复步骤3-步骤6,当实际磨削次数大于等于预设磨削次数,即i≥n时,磨削完成;
所述工艺在相邻的磨削I区和磨削II区内交错设置多列砂轮,是采用离散化的方式将铸坯底部毛刺分成多份进行磨削,不受铸坯板幅宽度的限制,且每个砂轮均能够通过调节液压缸的伸缩量来适应铸坯底部高度错落参差的毛刺,相较于传统的砂轮去毛刺机构能够更加精准地去除毛刺,提高砂轮的使用寿命;
铸坯在两个磨削区内往复运动,进行多次磨削,通过计算机在线调整砂轮的工作状态,将两个磨削区轮流变为“工作区”与“检测区”,实现了毛刺去除与精度检测的一体化,能够有效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N1=N2,且B2×N1≥B1,即磨削I区各装置中砂轮的总宽度大于等于铸坯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操作如下:通过计算机控制铸坯退回,将磨削II区各装置中的锁紧扣调松,关闭电机;当铸坯底部毛刺与磨削Ⅱ区的砂轮接触后,指针传感器记录压下量hi;若hi≥K,则控制磨削I区的液压缸上升h/n+hi;若hi≤K,则控制磨削I区各装置中的液压缸上升h/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03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丝器及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船用不锈钢管段对接焊的背部惰性气体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