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胸排气封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9867.X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栋;王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骏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1/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郭梦羽 |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胸 排气 封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胸排气封堵装置,包括插入伤口内中空的心杆、套接在心杆外圈的膨胀海绵以及用于固定心杆和膨胀海绵的连接外壳;所述心杆的一端插入伤口内部,另一端依次穿过膨胀海绵和连接外壳后固定在伤口外部;位于伤口外部的心杆端头为排气口,排气口上设置有单向通气阀;所述连接外壳包括固定插头和若干支脚;所述心杆穿过固定插头后被锁紧,所述支脚连接在固定插头边缘,一侧面与人体皮肤粘贴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胸排气封堵装置,应用战场救治或应急救治气胸,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气胸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在战时或者突发状况下通常病患出现的病症是开放性气胸,开放性气胸是由于外伤致胸壁组织全层受损,外界空气可经胸壁创口进出胸腔,使患侧胸腔负压消失引起肺萎陷及纵隔扑动,从而导致人体严重缺氧及循环功能障碍;开放性气胸易于诊断,一经发现,必须立刻急救。
目前,开放性气胸的急救方法是用无菌敷料或棉垫覆盖伤口,再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使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用于气胸的密封贴敷料采用聚氨酯复合膜,一面为医用热熔胶可迅速封闭创口,但是传统的敷料仅仅是将创口封闭,不具有排除伤者胸腔内不断增加的积气功能,需要医生对敷料进行穿刺处理才能保证敷料的安全使用;另一方面,在战时或突发状况下,在后续伤员的输送过程中,随着伤员的移动,普通的敷料会发生松动掉落或者由于敷料受到穿刺后出现开裂等情况而造成伤者创口二次放开,加重伤情,因此,传统的用于战时或者突发情况的气胸密封贴已经不能满足急救需求,亟需一种操作简单、连接稳固、密封性好且单向通气的气胸排气封堵装置,来提供开放性气胸伤者的救治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胸排气封堵装置,通过设心杆、膨胀海绵、紧固盖和把手的相互配合,保证密封性良好且单向通气的同时,能够在战时或者遇到突发情况时帮助医生快速救治开放性气胸伤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胸排气封堵装置,包括插入伤口内中空的心杆、套接在心杆外圈的膨胀海绵以及用于固定心杆和膨胀海绵的连接外壳;所述心杆的一端插入伤口内部,另一端依次穿过膨胀海绵和连接外壳后固定在伤口外部;位于伤口外部的心杆端头为排气口,排气口上设置有单向通气阀;所述连接外壳包括固定插头和若干支脚;所述心杆穿过固定插头后被锁紧,支脚一端连接在固定插头边缘,另一端与人体皮肤粘黏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插头包括圆柱形的套筒、与套筒一体成型的连接座以及与套筒可拆卸连接的紧固盖;在所述套筒和连接座的外侧壁开设有沿套筒和连接座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嵌合槽。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紧固盖的连接段设置有外螺纹与紧固盖的内螺纹实现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海绵套接在心杆的中段,膨胀海绵的一端头嵌入并位于套筒内部,另一端头穿出套筒并随心杆一同穿入伤口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直径大于套筒,连接座的外圈间隔设置有若干向内凹陷形成的铰接空间;所述支脚的一端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卡入铰接空间内与连接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为半封闭的中空结构,连接座朝向膨胀海绵的一侧面开口;所述连接座外圈设置有朝向膨胀海绵延伸的注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盖外圈设置有增大摩擦力的条形波纹。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气胸排气封堵装置,通过设置穿入伤口内部的心杆和单向通气阀辅助病患排出胸膜腔内积气,心杆外圈套设有膨胀海绵,膨胀海绵能够吸收胸膜腔内的积血同时吸血后膨胀起到密封作用,心杆和膨胀海绵由连接外壳固定在病患伤口处,相较于使用含有辅料的密封贴,本发明操作简单,只需将心杆插入伤口后通过支脚固定即可实现排气、排淤血的功能且连接稳固、密封性良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敷料进行穿刺而导致敷料掉落或者开裂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骏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骏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9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