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央空调风管的除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29515.4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金淼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高新区玲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051 | 分类号: | B08B9/051;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空调 风管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风管的除尘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左端固定设有摄像头,方便工人观察风管内的环境,所述机体内底壁设有开口朝下的清扫腔,所述清扫腔内设有摆动清扫机构,本发明一种中央空调风管的除尘装置,通过轮子带动机体在中央空调的风管内移动,通过摄像头,可以让操作员清晰地观察到风管内的环境,机体内设有摆动清扫机构,带动机体前端的清扫刷往复摆动进行对风管内底壁的清扫,同时设有升降机构,带动机体顶端的毛刷上升至风管的内顶壁,从而进行转动清扫,此外还设有吸尘机构,实现边清扫边吸尘,本装置结构简单,从操作方便,给工人带来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央空调风管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现在商场、写字楼或者大型住宅、小区都安装了中央空调,但是长期的使用,风管内会产生很对灰尘,会使系统换热效率降低,通风阻力增大,降低空调工作质量,增加不必要能耗,使系统运营成本大大提高,而且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使用中央空调时需要对风管定时进行清理,但是中央空调的风管为全封闭式,拆解和清洗极为不便,清洗成本高,为此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风管的除尘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中央空调风管的除尘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左端固定设有摄像头,方便工人观察风管内的环境,所述机体内底壁设有开口朝下的清扫腔,所述清扫腔内设有摆动清扫机构,所述清扫腔内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机体外部的刷杆,所述刷杆上固定设有可清扫管道的底壁的清扫刷,所述清扫腔后端设有往复腔,所述往复腔设有往复机构,所述清扫腔右端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端设有集尘腔,所述集尘腔内设有吸尘机构,所述传动腔上端设有啮合腔,所述啮合腔上端设有第一带轮腔和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带轮腔和所述升降腔上端设有动力腔,所述机体外顶壁上设有可旋转的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上固定设有毛刷,所述旋转块可带动所述毛刷旋转,从而进行对管道顶壁的清扫,所述机体底端设有四个可转动轮子,前后的所述轮子上通过履带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摆动清扫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清扫腔左右端壁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前后对称的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右端面与所述清扫腔之间转动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的主动轴,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清扫腔内的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前后分别啮合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三齿轮前端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齿轮后端啮合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之间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一带轮腔和所述第四齿轮左端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刷杆,后侧的所述滑块上端和所述支撑杆上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转动可带动滑块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所述第四齿轮上的转轴在所述滑槽内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刷杆和所述清扫刷前后移动,实现清扫刷对管道内底壁的清扫。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往复腔上端的第二带轮腔,所述往复腔与所述第二带轮腔之间转动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下端伸入所述往复腔内并固定设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左右均啮合有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所述第八齿轮和所述第七齿轮上转动设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转动安装与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八齿轮和所述第七齿轮下端面上固定设有齿条,所述丝杆延伸至所述往复腔内并固定设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第九齿轮,所述从动轴上端伸入所述第二带轮腔内并固定设有第一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高新区玲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高新区玲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9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