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爬杆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8383.3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B62D57/024 | 分类号: | B62D57/024;H02G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建 |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杆机器人,应用于电线杆,包括上攀爬结构和下攀爬结构,上攀爬结构和下攀爬结构连接形成可伸缩结构;上攀爬结构和下攀爬结构内均设有储物腔;上攀爬结构包括第一活动连接件和第一紧固件;上攀爬结构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与电线杆活动连接;第一紧固件可受驱伸出并抵住电线杆;下攀爬结构包括第二活动连接件和第一紧固件;下攀爬结构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与电线杆活动连接;第二紧固件可受驱伸出并抵住电线杆。本发明能够通过上攀爬结构和下攀爬结构的伸缩运动以实现该爬杆机器人在电线杆上的攀爬,从而代替或者协助作业人员进行高空爬杆作业,提高了作业人员作业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爬杆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力对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重要,而电线电缆的架设和维护则是保证电力输送和网络通畅的重中之重。
由于大部分的电线电缆设施都架设在高至4.5~15米的电线杆上,为了架设和维护这些电线电缆需要电力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在高空中进行作业,本来就易出现触电、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更何况是在爬杆过程中还需要携带作业工具,作业人员在攀爬过程中会因额外的负重自顾不暇,导致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爬杆机器人,用于攀爬电线杆以携带作业工具,解决现有技术中作业人员需要携带作业工具进行爬杆导致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爬杆机器人,应用于电线杆,包括上攀爬结构和下攀爬结构,所述上攀爬结构和所述下攀爬结构连接形成可伸缩结构;所述上攀爬结构和所述下攀爬结构内均设有储物腔;
所述上攀爬结构包括第一活动连接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上攀爬结构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电线杆活动连接,所述上攀爬结构可受驱沿所述电线杆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第一紧固件可受驱伸出并抵住所述电线杆;所述第一紧固件抵住所述电线杆时,所述上攀爬结构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电线杆固定连接;
所述下攀爬结构包括第二活动连接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下攀爬结构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电线杆活动连接,所述下攀爬结构可受驱沿所述电线杆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紧固件可受驱伸出并抵住所述电线杆;所述第二紧固件抵住所述电线杆时,所述下攀爬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固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与所述电线杆固定连接;
向上攀爬的过程中,所述上攀爬结构和所述下攀爬结构伸长时,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电线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电线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攀爬结构和所述下攀爬结构收缩时,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电线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电线杆活动连接;
向下攀爬的过程中,所述上攀爬结构和所述下攀爬结构伸长时,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电线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电线杆活动连接;所述上攀爬结构和所述下攀爬结构收缩时,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电线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电线杆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攀爬结构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为皮带,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电线杆上;
所述下攀爬结构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为皮带,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电线杆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一箱体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夹爪可受驱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电线杆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第一紧固推杆,所述第一紧固推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爪;
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第二箱体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夹爪可受驱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电线杆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第二紧固推杆,所述第二紧固推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8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