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消失模铸造的合金钢磨球冷却后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27887.3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2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少华;陈仪权;杨小明;肖选礼;黄荣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市梅县区雄辉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9/00 | 分类号: | B65G29/00;B65G47/80;B65G47/74;B22D4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罗振国 |
| 地址: | 514000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消失 铸造 合金钢 冷却 收集 装置 | ||
1.一种基于消失模铸造的合金钢磨球冷却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底座(1),承载底座(1)安装在智能移动底盘的表面,承载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固定座(2),同时转动固定座(2)内部安装有转动定位机构(4),转动定位机构(4)上设置有收集组件(5),同时用于盛放磨球的承载框(6)放置在承载底座(1)内部;
转动固定座(2)包括固定柱(21),固定柱(21)的表面中部开有安装槽(26),转动定位机构(4)包括安装在安装槽(26)底部的第一齿轮(41)和与第一齿轮(41)啮合的第二齿轮(42),第一齿轮(41)的表面安装有升降螺杆(43),第二齿轮(42)与第一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升降螺杆(43)上套设安装有转动升降座(44);
转动升降座(44)包括升降定位筒(441),升降定位筒(441)的侧壁内表面开有与升降螺杆(43)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同时升降定位筒(441)的侧壁外表面开有定位槽,定位槽包括半圆环形定位槽(442)和竖向定位槽(443),半圆环形定位槽(442)位于升降定位筒(441)侧壁外表面底端并且与升降定位筒(441)同心设置,同时竖向定位槽(443)沿升降定位筒(441)的轴线方向设置,并且竖向定位槽(443)底端与半圆环形定位槽(442)的一边侧相连通;固定柱(21)的左侧壁上端中部开有与安装槽(26)相连通的第三通孔(29);第三通孔(29)中安装有定位柱(8),定位柱(8)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29)后伸入到定位槽中;升降定位筒(441)的顶部垂直固定有连接板条(447),连接板条(447)的底面一端垂直固定有连接柱(448),收集组件(5)安装在连接柱(448)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消失模铸造的合金钢磨球冷却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底座(1)包括安装在智能移动底盘表面的底板(11),底板(11)的表面两边侧垂直固定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12),两个支撑板(12)的顶端之间垂直连接固定有固定圈(13),固定圈(13)的表面中心处一体连接固定有安装圈(14),承载框(6)从两个支撑板(12)之间插入,然后放置在底板(11)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消失模铸造的合金钢磨球冷却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圈(14)上套设固定有齿圈(7),固定柱(21)的底端前侧壁垂直固定有第一固定板(22),第一固定板(22)的表面安装有驱动机构(23),驱动机构(23)底部安装有与齿圈(7)啮合的传动齿轮(24),固定柱(21)的底面后侧垂直固定有L型卡块(25),L型卡块(25)卡接在固定圈(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消失模铸造的合金钢磨球冷却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23)包括安装在第一固定板(22)表面的驱动轴(231),传动齿轮(24)安装在驱动轴(231)的底端,同时驱动轴(231)的顶部滑动套设有传动筒(232),传动筒(232)的顶部一体连接固定有驱动圈(2321),驱动圈(2321)的侧壁表面等角度设有若干第一传动齿,驱动轴(231)的顶端侧壁外表面一体连接固定有卡块(2311),同时传动筒(232)的筒侧壁内表面沿传动筒(232)的轴向开有条形卡槽(2322),条形卡槽(2322)的宽度等于卡块(2311)的宽度,在传动筒(232)转动过程中通过卡块(2311)和条形卡槽(2322)之间的配合作用带动驱动轴(231)转动,同时驱动轴(231)上套设有压簧(233),压簧(233)的底端与第一固定板(22)的表面相接,传动筒(232)的外部通过轴承安装有定位圈(234),定位圈(234)的侧壁外表面一体连接固定有定位条(2341),同时固定柱(21)的前侧壁垂直固定有第二固定板(235),第二固定板(235)与第一固定板(22)相对设置,第二固定板(235)的表面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236),第二减速电机(236)动力输出端的底端面安装有驱动筒(237),驱动筒(237)的侧壁内表面等角度开有若干第二传动齿,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啮合,同时第二固定板(235)的底面安装有第一液压缸(238),第一液压缸(238)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在定位条(234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市梅县区雄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梅州市梅县区雄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78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