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实现双波长脉冲激光输出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7640.1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齐新元;白晋涛;陆宝乐;陈浩伟;王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98 | 分类号: | H01S3/098;H01S3/067;H01S3/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凤玲 |
地址: | 71006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实现 波长 脉冲 激光 输出 实验 装置 | ||
1.一种同步实现双波长脉冲激光输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激励模块、第一激光模块、第二激励模块、第二激光模块以及调Q模块;
所述第一激光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激励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激光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调Q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激励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激光模块进行激励,所述第一激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激励模块的激励发射激光信号;
所述第二激光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激励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激光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调Q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激励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激光模块进行激励,所述第二激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激励模块的激励发射激光信号,所述调Q模块用于产生所述第一激光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激光模块的激光信号;
所述第一激光模块与所述第二激光模块均为环形谐振腔,通过调Q模块将两个所述环形谐振腔并联;
所述调Q模块的制备过程如下:首先通过拉锥的方法将三根单模光纤拉锥后利用弱耦合的方法将三根光纤耦合起来;之后采用液相剥离法将制备的碳纳米管上清液通过真空抽滤成膜,最后将制备的纳米级碳纳米管薄膜覆盖到拉锥耦合的锥区;
所述三根单模光纤分别为第一单模光纤、第二单模光纤和第三单模光纤;
所述第一单模光纤为输出光纤,所述第二单模光纤和所述第三单模光纤分别为第一激光模块环形谐振腔和第二激光模块环形谐振腔的组成部分,通过将所述三根单模光纤耦合,实现第一激光模块和第二激光模块的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实现双波长脉冲激光输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模块具体包括:第一光纤、隔离模块、第一偏振控制模块以及第一波分复用模块;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激励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波分复用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波分复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励模块的光信号引入第一激光模块;
所述隔离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调Q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隔离模块用于控制光信号的传输方向;
所述第一偏振控制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调Q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偏振控制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偏振控制模块用于改变光信号的偏振状态;
所述第一光纤作为第一激光模块的增益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步实现双波长脉冲激光输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为掺铒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步实现双波长脉冲激光输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为偏振无关隔离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步实现双波长脉冲激光输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分复用模块为980nm/1550nm的波分复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实现双波长脉冲激光输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光模块具体包括:第二光纤、第三光纤、第二偏振控制模块、布拉格光栅、第二波分复用模块和三端口环形器;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激励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波分复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励模块的光信号引入第二激光模块;
所述第二偏振控制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调Q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偏振控制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分复用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偏振控制模块用于改变光信号的偏振状态;
所述第二光纤与所述第二波分复用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纤作为第二激光模块的增益介质;
所述第三光纤与所述布拉格光栅连接,形成滤波器;在第三光纤内形成驻波,产生空间烧孔效应,形成一段周期性变化的超窄动态光栅,对腔内光进行选模,形成单频;
所述三端口环形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纤连接,所述三端口环形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光纤与所述布拉格光栅连接,所述三端口环形器的第三端与所述调Q模块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同步实现双波长脉冲激光输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以及第三光纤均为掺镱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76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