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功能架子鼓鼓槌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7406.9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9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D13/02 | 分类号: | G10D13/02;G10D13/12;G09B15/00;G10D1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154007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架子鼓 鼓槌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架子鼓鼓槌及使用方法,包括:槌头、槌柄、端盖、压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信号处理发射器、信号开关、计算机及其他辅助件。所述槌头为弹性中空,内置压力和气压传感器,接收打击时的压力信号及监测槌头内的气压,并将信号通过槌柄内的信号处理发射器处理后发送至计算机。计算机将压力信号处理后呈现在显示器上,将气压信号处理后反馈给气泵进行充放气,实时调节槌头内部气压大小。本发明通过改变槌头内的气压来改变槌头的软硬程度,实现敲击时响度与力度的调节,节约体能,减少噪音;本发明还可以设置教学与练习模式,记录击打的力度及节奏并在显示器显示出来,系统对错误加以提示,即能够实现自行训练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击乐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架子鼓鼓槌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架子鼓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打击乐器,它由多组鼓、镲等部件组成,由于节奏感强,演技变换多样,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尤其在摇滚乐中,成了不可或缺的组合乐器,备受年轻人推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音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学习。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习各种才艺,其中许多青少年开始学习架子鼓。但由于现阶段架子鼓教学普及程度不高、专业教师较少导致学习费用较高,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且教学时需要到专门的教学场所,学生在练习时必须要老师跟随指导,练习的自由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时只能从老师的口述或者示范中学习,每次练习没有量化的直观参考,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其次架子鼓演奏时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在练习及演奏时需要身体的跳动等一些肢体动作,对鼓手的体力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对青少年练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长时间的高强度体能消耗也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当学员在家中进行练习时又会出现扰民现象,如果采取降低练习力度,在鼓面放置橡胶垫等方式时,会使练习与实际演奏产生差异,降低练习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架子鼓鼓槌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架子鼓鼓槌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现阶段架子鼓教学中必须到专门教学场地、老师需要随时在旁边指导以及教学过程不能直观量化等问题;还能够实现在练习时降低青少年练习强度,在家中练习时降低噪音扰民又不影响练习效果;以及在演奏时实时进行力度与响度的调节,使演奏更具有观赏性及减轻鼓手负荷,使鼓手能够长时间高质量演奏。
(二)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由锤头、槌柄、端盖、开关、防护套、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器、信号发射器、计算机及其他辅助件组成,槌头与槌柄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槌头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每次敲击时的压力大小。槌柄内设有信号处理器和信号发射器能够将槌头内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至计算机,计算机能够将从信号发射器接收到的信号转换后直观地呈现在显示器上。计算机可设置教学模式和练习模式,在示范教学和学生练习时记录不同数据用以对比练习与教学的差别。
所述槌头由橡胶材料制成且与槌柄可拆卸连接。
所述槌头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槌柄为中空结构,槌柄内设有信号处理器和信号发射器。
所述计算机能够将电信号转换后直观地呈现在显示器上。
所述计算机还可设置教学模式和练习模式。
(三)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1、可以无需教师随时在旁边指导以及到专门的学习场所,学生可自主在家练习,节省培训费用,避免来回奔波。
2、对练习过程中的错误有直观量化的体现,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7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