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韧的含Cu低合金高强钢及其热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27222.2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4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锋;杜瑜宾;姜海昌;闫德胜;戎利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2C38/44 | 分类号: | C22C38/44;C22C38/04;C22C38/02;C22C38/48;C22C38/42;C21D6/00;C21D1/18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cu 合金 及其 热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低合金高强钢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高强高韧的含Cu低合金高强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含Cu低合金高强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035~0.070%;Ni 3.5~4.5%;Cr 0.8~1.2%;Mo 0.35~0.65%;Mn 0.25~0.65%;Si0.05%;S≤0.010%;P≤0.010%;Nb 0.025~0.055%;Cu 1.0~2.0%,余量为Fe。其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和回火处理,即先经过840~920℃淬火获得马氏体组织,然后在400~600℃之间进行回火处理,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热处理后可满足含Cu低合金高强钢对强度、延伸率及低温冲击韧性等综合性能的要求,解决了传统含Cu低合金高强钢强韧性匹配不佳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合金高强钢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高强高韧的含Cu低合金高强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低C含Cu的低合金高强钢,作为高端海洋装备用钢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韧性及优异焊接性,被广泛用于建造舰船、近海石油平台等。
与传统的Fe-Cr-Ni-Mo高强钢相比,含Cu低合金高强钢(如HSLA-100合金钢)中的C含量较低,经回火处理后,Cu将以尺寸细小、弥散分布的纳米富Cu团簇的形式析出,具有沉淀强化作用,从而弥补了低C造成的强度损失。如经过450~500℃回火处理后,富Cu团簇的数量密度最大,从而获得峰值强度,与淬火态相比,其屈服强度提升了约150MPa。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合金钢的冲击韧性很低,-20℃冲击功不到20J,强韧性匹配较差。为了获得良好的冲击性能,含Cu低合金高强钢常采用较高的温度进行回火处理。如经过550℃回火处理后,低温冲击韧性得到提升,-20℃冲击功约为150J,但强度下降明显,仅比淬火态屈服强度高50MPa左右,Cu的强化作用显著减弱,其强韧性匹配也不理想。由此可见,现有含Cu低合金高强钢存在强韧性匹配较差的问题,这限制了该类型合金钢的拓展应用。经检索,有下列相关专利文献涉及低合金高强钢,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5177445A)公开了一种高韧性3.5Ni钢,C含量为0.04~0.07%,不含有Cu元素。轧制后进行在线淬火处理,冷却至300℃以下后,在570~620℃进行回火处理。合金钢的-120℃冲击功高达227~278J,但其屈服强度低,仅为425~492MPa,合金钢的强韧性匹配也较差。此外,该合金钢需要采用粗轧和精轧(均为热轧)的轧制工艺,对轧制控制要求高,实际生产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4046917A)公开了一种富Cu团簇强化的超高强度铁素体钢,C含量为0.05~0.10%,经过淬火及550℃回火处理2h后,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且弥散分布着高密度、尺寸细小的纳米富Cu团簇,其屈服强度为1000~1150MPa,但延伸率较低15%。同时合金元素含量较高,Cu含量高达2.5%、Mn含量高达1.5%,此外还含有1.5%W、0.25%V,增加了生产成本。值得注意的是,该专利并未提及冲击性能,然而从合金钢合金化元素含量可以看出,其总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其中W原子尺寸大,固溶在基体虽然可以提高强度,但对冲击功不利;而V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多则会析出数量多、尺寸较大的合金碳化物,提高了强度但会损害冲击功。由此可推测该合金钢的冲击韧性较差,不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匹配。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5177425A)公开了一种含Cu纳米相强化低合金钢,通过添加一定的B元素,替代Mo元素,提高钢的热轧能力及淬透性。经过淬火、回火处理后,合金钢的屈服强度高达1500MPa,但未提及其延伸率及冲击性能。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6636961A)公开了一种含Cu纳米相强化易焊接钢,采用粗轧和精轧(均为热轧)的轧制工艺,然后经过淬火及550℃回火处理后,其屈服强度为1000~1050MPa,延伸率17%,-80℃冲击功100J。该合金钢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匹配,但合金钢中Ni含量高达6%,合金成本较高。同时对轧制控制的要求较严格,实际生产难度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7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