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声学扩声功能的扁圆形水杯状手机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6154.8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于昊昱;于佳衣;衣美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快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4 | 分类号: | H04M1/04;H04R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声学 功能 扁圆形 水杯 机座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声学扩声功能的扁圆形水杯状手机座,属声学装置领域和日用品领域,可用于手机的声学扩声、支撑底座或水杯。发明的目的是为简化结构,提高其通用性和实用性。其特征是,本发明装置呈扁圆形水杯状,从杯底到杯口扁圆的长径和短径都逐渐增大,短径和长径之比也逐渐增大,从杯底到杯口是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的声学扩声结构,手机能从杯口沿扁圆的长径插入水杯中并向后倾斜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声学扩声功能的扁圆形水杯状手机座,属声学装置领域和日用品领域,可用于手机的声学扩声、支撑底座或水杯,也可以用于其它类似用途。
背景技术
用手机通话尤其是视频通话时使用手机的声音外放功能和手机座更方便。但受限于手机扬声器的尺寸和手机的结构,手机外放声音小且不清晰。近年来已有一些关于手机声学扩声的方案被提出,如CN201120159825.X、CN201220487744.7、CN201220687668.4等,也有一些兼具声学扩声和手机座的方案被提出,如CN201520791411.7,但这些现有方案只是机械地给手机装上声学扩声喇叭,通用性差、结构复杂,实际性能和实用性存在明显缺陷。
这些现有方案之所以存在这些缺陷,是由于方案对声学扩声结构的原理或结构缺乏清楚认识或存在偏见。实际上,手机的声学扩声结构不必一定连接在手机的扬声器和拾音器(麦克风)上,根据手机外形小巧的特点,把手机置于声学扩声结构中(其扬声器开口和拾音器开口置于其声学扩声结构的发声和拾音区域)可能是最简单的,本发明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声学扩声功能的扁圆形水杯状手机座,其把声学扩声结构和支撑座一体设计,以把手机直接置于水杯形声学扩声结构中(扬声器开口和拾音器开口置于其声学扩声结构的发声和拾音区域)这种极简的方案来实现声学扩声和手机座的综合功能,结构简单,通用性、实用性好,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各种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声学扩声功能的扁圆形水杯状手机座,由杯口、侧壁和杯底组成,其特征是,本发明装置呈水杯的形状,从杯口向杯底看,侧壁呈扁圆形,从杯底到杯口扁圆的长径和短径都逐渐增大,短径和长径之比也逐渐增大,从杯底到杯口是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的声学扩声结构,杯底是发声和拾音区域,杯口是声音辐射口和声音接收口,手机能从杯口沿扁圆的长径插入水杯中并向后倾斜放置,手机下方的扬声器开口和拾音器开口处在杯底的发声和拾音区域,手机下方的扬声器开口和拾音器开口与杯底间能形成使声音通过的间隙。从杯底到杯口手机面板与其前面的侧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加大,形成横截面面积逐渐加大的声学扩声结构,杯底是发声和拾音区域,杯口是声音辐射口和声音接收口。采用玻璃、陶瓷或塑料制造。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快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快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6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