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道路桥梁的防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5635.7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蒲翠玲;双晓娟;郑国敏;朱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锋;蒲翠玲;双晓娟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E01F7/06;E01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道路 桥梁 护栏 | ||
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道路桥梁的防护栏,包括至少一个连续且并列设置的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防护挡板,且连接杆的前进方向的延长线和防护挡板的截面的朝向连接杆前进方向延伸的延长线之间的角度为30‑45度,通过倾斜设置防护挡板,进而能够有效的增加本发明对汽车灯光线的遮挡效果,连接杆的顶部设置第一固定槽,防护挡板的底部设置第一固定柱,使得本发明的防护挡板和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当局部的防护挡板破坏时,可对局部的防护挡板进行更换维修,有效的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设置多个防护单元,对防护栏单元化设置,若整个防护单元整体破坏,更换该防护单元即可,进一步的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道路桥梁的防护栏。
背景技术
现如今,道路桥梁的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高速路的发展更是非常迅速,很多司机在高速路上驾驶汽车时,经常出现对面的汽车灯刺眼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司机的正常驾驶,因此高速路的防护栏采用了连续间隔设置的片状隔离栅的设计,能够一定程度的遮挡对面远处的汽车灯光,但是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当该隔离栅的一处发生破坏时,由于每片的隔离栅和底部的支撑结构整体设计,不能够单独的对破坏处进行更换维修,需要更换一大段的隔离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此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进行隔离栅安装过程中由于技术安全要求需要倾斜一定角度,因此还需要一一调整角度,且在隔离栅的底部还需要一一通过螺栓紧固结构进行紧固,在需要拆卸替换时还需要一一进行反向操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道路桥梁的防护栏,在解决不能够单独的对破坏处进行更换维修的技术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将隔离栅的安装固定与角度调试问题得到同时高效解决。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道路桥梁的防护栏,包括至少一个连续且并列设置的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依次首尾相互连接,防护单元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防护挡板,所述支撑杆设置于防护单元的两端,该支撑杆杆体由空心四棱柱状的底部和圆柱体型的顶部旋转部组成,该旋转部可转动的插接于底部中,在底部上还设置有锁定顶部旋转部转动的锁定装置,所述连接杆设置于两支撑杆杆体的底部之间且支撑杆竖直设置,连接杆水平设置,所述防护挡板竖直设置,防护挡板设置数量至少为一个,且连接杆的前进方向的延长线和防护挡板的截面的朝向连接杆前进方向延伸的延长线之间的角度为30-45度,且两相邻所述的防护挡板沿水平方向于连接杆上的投影不相互重叠;
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且连接杆的顶部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外侧竖直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固定套管,防护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和第一固定槽相互匹配的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槽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底部均呈弧形设置,第一固定套管的外侧设置有横向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一固定柱的外表面相对第一通孔的高度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固定柱同轴设置,第一通孔的内部穿设有横向锁紧杆,且横向锁紧杆的靠近第一凹槽的端部呈弧形设置且抵于第一凹槽的内壁,第一凹槽的最内端的高度高于横向锁紧杆的轴线的高度,在,横向锁紧杆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带有凹槽的阻挡帽,在横向锁紧杆杆体圆周外围套设有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阻挡帽体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固定套管上;
所述防护单元的两端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轴线和连接杆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防护挡板设置有和加强杆相互匹配的第二通孔,加强杆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旋转部的顶端设置有一弧形帽,旋转部的底端通过一圆柱型插接杆插入到四棱柱状底部的空心区域中,加强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到弧形帽上,其中加强杆杆体轴向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搭接环,每个搭接环滑动设置在加强杆杆体上且搭接环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搭接杆和第二搭接杆,两搭接杆在搭接环上可以独立自由转动,第一搭接杆上铰接设置有挂钩,在防护挡板板体的两个边缘部位均设置有搭接孔,第二搭接杆杆体的末端设置有与阻挡帽上凹槽相对应的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锋;蒲翠玲;双晓娟,未经王锋;蒲翠玲;双晓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5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