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蜗杆残齿毛刺去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5243.0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君;伍德林;张长平;焦尚兵;黄军;姚小军;李士祥;王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经纬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F13/00 | 分类号: | B23F13/00;B23F19/12;B23F23/06;B23F23/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杆 毛刺 去除 装置 | ||
1.一种蜗杆残齿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第一支撑座(2)、滑动支撑座(5)、滑动夹座(7)、第二支撑座(15)和机箱(22),所述工作台(1)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座(2),所述第一支撑座(2)一端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输出端且位于第一支撑座(2)内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外侧安装有滑动支撑座(5),所述滑动支撑座(5)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6),所述第二螺纹杆(6)外侧安装有滑动夹座(7),所述滑动夹座(7)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座(11),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座(11)外侧贯穿安装有第二六角杆(13),所述第二六角杆(13)内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六角杆(10),所述第一六角杆(10)贯穿第一安装座(11)安装有夹板(14),所述第二六角杆(13)外侧且位于第一安装座(11)内侧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第二六角杆(13)外侧且位于限位板(8)和第一安装座(11)内壁之间套装有弹簧(9);
所述工作台(1)顶部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座(15),所述第二支撑座(15)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座(16),所述第一滑座(16)顶部安装有第二安装座(17),所述第二安装座(17)一侧底部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9),所述第二安装座(17)另一侧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三螺纹杆(18),所述第三螺纹杆(18)外侧安装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顶侧一端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20),所述第二滑座顶侧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顶部安装有主动砂轮(21);
所述工作台(1)顶部一端安装有机箱(22),所述机箱(22)内部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27),所述第四伺服电机(27)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轮(28),所述机箱(22)顶侧贯穿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端安装有从动轮(29),且从动轮(29)与主动轮(28)啮合,所述第二转轴顶端安装有底限位座(25),所述机箱(22)顶侧安装有支架(23),所述支架(23)顶部安装有液压杆(24),所述液压杆(24)伸缩端且位于支架(23)下方安装有顶限位座(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杆残齿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滑动支撑座(5)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6)和滑动夹座(7)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杆(6)顶部位于滑动支撑座(5)上方安装有转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杆残齿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六角杆(13)通过轴承与第一六角杆(10)一端转动安装,所述第一六角杆(10)通过轴承与滑动夹座(7)转动安装,所述第二六角杆(13)外端安装有拉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杆残齿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14)之间装夹有从动砂轮(12),且从动砂轮(12)的形状为齿轮状,且从动砂轮(12)和蜗杆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杆残齿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15)内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螺纹杆,且第一滑座(16)和第四螺纹杆螺纹安装,第三螺纹杆(18)和第二滑座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杆残齿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9)输出端和第三螺纹杆(18)顶端位于第二安装座(17)顶侧均安装有第一带轮,且两个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20)输出端和第一转轴底端且位于第二滑座下方均安装有第二带轮,且两个第二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杆残齿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限位座(26)和底限位座(25)之间安装有蜗杆。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蜗杆残齿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根据蜗杆选择从动砂轮(12),拉动拉把带动第一安装座(11)上的第一六角杆(10)和第二六角杆(13)向外侧移动,通过限位板(8)压缩弹簧(9),此时将从动砂轮(12)放置在两个夹板(14)之间,放开拉把,弹簧(9)恢复原状将从动砂轮(12)装夹在夹板(14)间,液压杆(24)收缩,将蜗杆放置在顶限位座(26)和底限位座(25)之间,液压杆(24)伸长直至将蜗杆限位在顶限位座(26)和底限位座(25)间;
步骤二:转动转轮带动第二螺纹杆(6)转动,进而带动滑动夹座(7)在滑动支撑座(5)上沿着第二螺纹杆(6)移动,同时第一伺服电机(3)带动第一螺纹杆(4)转动,进而带动滑动支撑座(5)在第一支撑座(2)上沿着第一螺纹杆(4)移动,直至从动砂轮(12)与蜗杆啮合;
步骤三:第四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滑座(16)在第二支撑座(15)上沿着第四螺纹杆移动,第二伺服电机(19)转动,通过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带动第三螺纹杆(18)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座在第二安装座(17)上沿着第三螺纹杆(18)移动,进而对主动砂轮(21)进行调整;
步骤四:第四伺服电机(27)带动主动轮(28)转动,齿轮啮合带动从动轮(29)转动,进而带动蜗杆转动,转动的蜗杆螺旋齿部位与从动砂轮(12)接触,带动从动砂轮(12)转动的同时,从动砂轮(12)不断对蜗杆螺旋齿部位进行残齿和毛刺打磨去除,第三伺服电机(20)工作,通过第二带轮和第二皮带传动带动主动砂轮(21)转动,进而对蜗杆的杆部位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取下蜗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经纬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经纬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52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形模具深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菌再生纤维纺织面料制成的婴儿用睡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