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硅增深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25095.2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江诚;马继东;李庆文;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华大浩宏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5/08 | 分类号: | D06P5/08;C08F220/18;C08F230/08;C08F8/42;C08F2/28;C08F2/30;D06P3/5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 地址: | 5190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硅 整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印染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增深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硅增深整理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丙烯酸丁酯15‑25%,改性剂13‑26%,催化剂0.1‑0.3%,复合乳化剂3‑6%,去离子水60‑75%。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硅增深整理剂能够使处理后的织物颜色变深,且增深效果显著,且稳定性佳,在应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破乳现象,不会导致粘辊硅斑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增深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强环保治理力度,染料价格大幅上涨,而且深色污水处理成本高,用助剂和表面处理改变纤维表面特性,尽量降低纤维的反射光量是提高其表观深色效果降低染料用量的有效方法。
用一种低折射率的有机硅增深剂对染色织物进行处理,并用焙烘成膜来降低表面的反射光量,使织物达到浓色效果。较多研究采用八甲基聚硅氧烷和特殊氨基偶联剂进行乳液聚合得到与传统本体聚合差异化的有机硅产品。目前市面上的增深剂多属这一类,普遍存在的缺点是增深效果不理想,只能增深15-20%,产品稳定性差,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破乳现象,导致粘辊硅斑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硅增深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硅增深整理剂能够使处理后的织物颜色变深,且增深效果显著,且稳定性佳,在应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破乳现象,不会导致粘辊硅斑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机硅增深整理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丙烯酸丁酯15-25%,改性剂13-26%,催化剂0.1-0.3%,复合乳化剂3-6%,去离子水60-75%。
进一步地,所述的有机硅增深整理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丙烯酸丁酯18%,改性剂15%,催化剂0.2%,复合乳化剂4%,去离子水62.8%。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剂由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或环己胺基硅烷偶联剂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按质量比5-10:8-16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剂由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或环己胺基硅烷偶联剂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按质量比7:12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为过硫酸铵或偶氮二异丁腈。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乳化剂由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和二亚甲基-1,2-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按质量比1:1.5-3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乳化剂由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和二亚甲基-1,2-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按质量比1:1.8组成。
本发明中,二亚甲基-1,2-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是一种阳离子型gemini双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为R-N(CH3)2-CH2CH2-N(CH3)2-R.Br2,R=C18H37。
进一步地,所述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的EO数为15-40。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有机硅增深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向去离子水中加入复合乳化剂,充分溶解后,加入丙烯酸丁酯、改性剂,在均质机中乳化,均质机的压力控制在70-100MPa,流量控制在1000L/h,反复均质3次,制得预乳液;
S2将步骤S1所得预乳液和催化剂加入高剪切反应装置中进行乳液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65-85℃,保温1-4h,降温至40-50℃,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至6.0-7.0,降至室温,到粒径为100-500nm的聚合物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华大浩宏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华大浩宏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5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