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钴生产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5035.0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滔;陈九华;杨志;胡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C01G51/0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刘向丹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 生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碳酸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四个反应釜(1),所述四个反应釜(1)包括第一反应釜(101)、第二反应釜(102)、第三反应釜(103)和第四反应釜(104),所述反应釜(1)均设置有侧面进料口(7)、中部均设置有出料溢流口(5)、底部均设置有底阀(6),第二反应釜(102)和第四反应釜(104)的侧面进料口(7)均与第一反应釜(101)的出料溢流口(5)相连,第三反应釜(103)的侧面进料口(7)与第二反应釜(102)的出料溢流口(5)相连,上一级反应釜(1)的出料溢流口(5)高于下一级反应釜(1)的侧面进料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均开设有顶部回流口(8)、上部均安装有排液溢流管(4),所述四个反应釜(1)均对应设置有溢流槽(2)和浓密机(3),所述排液溢流管(4)的排液溢流口与所述溢流槽(2)的入料口相连,所述溢流槽(2)的出料口连接至所述浓密机(3),经所述浓密机(3)浓密后得到的碳酸钴物料通过所述顶部回流口(8)重新进入反应釜(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酸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反应釜(1)的结构和容积相同,反应釜(1)内位于排液溢流口下方的容积为反应釜(1)的有效容积,所述出料溢流口(5)所在的水平面将有效容积分为相等的上、下两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锚式桨(9),所述锚式桨(9)的顶端设置有斜桨(10),所述斜桨(10)的一端安装在搅拌轴上,另一端与所述锚式桨(9)的顶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顶盖上固定安装有挡流板(11),所述挡流板(11)位于所述搅拌桨的外侧,并向下延伸至反应釜(1)内部靠近反应釜直筒与U型底的交界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设有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12)活动连接于反应釜(1)顶盖,进料管(12)下端末梢弯向所述搅拌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桨(10)包括两片桨叶,所述斜桨(10)的桨叶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45°。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碳酸钴生产系统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添加原料到第一反应釜(101)进行反应;
S2.当第一反应釜(101)反应完全以后,打开出料溢流口(5)将出料溢流口(5)上方的物料转移至第二反应釜(102),然后向第一反应釜(101)和第二反应釜(102)补充原料使其继续反应;
S3.当第一反应釜(101)和第二反应釜(102)内的物料各自反应完全之后,打开第一反应釜(101)和第二反应釜(102)的出料溢流口(5),将出料溢流口(5)上方的物料分别对应地转移至第四反应釜(104)和第三反应釜(103),补充原料让所有反应釜(1)内的物料继续反应;
S4.全部反应完全之后,将四个反应釜(1)内的物料由底阀(6)全部放出,得到成品物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酸钴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反应釜(1)在反应的过程中,上层母液通过排液溢流管(4)输送至溢流槽(2),然后泵入浓密机(3)进行浓密,浓密后的浆料输送至反应釜(1)内继续生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碳酸钴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1反应至得到9~11μm的碳酸钴晶核,S2反应至得到13~15μm的碳酸钴中间品,S3反应至得到17~19μm的碳酸钴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50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