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4772.9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庆红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污水处理 絮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二羟基氨基乙酸铝改性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步骤S2、离子化改性;步骤S3、纳米高岭土表面改性;步骤S4、絮凝剂的复合成型。本发明还公开了根据所述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本发明公开的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絮凝效果佳、效率高,投加量少,储存和运输中性能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环保,絮凝体致密、沉淀速度快、悬浮物去除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的了污染。作为常见环境污染问题之一的水污染因其量大、处理困难、危害严重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并且极大程度的损害了农、林、牧、渔等产业的发展。可见,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成为当前污水排放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污水的絮凝处理是污水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能够去浊除污,减少污水后续处理的污染负荷。而絮凝剂是絮凝处理过程中实现固液分离的必须试剂,是决定絮凝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对后续流程的运行状况、最终出水水质和成本费用等均有重要影响。目前用于水处理行业的絮凝剂常用的是以铁系、铝系及其聚合物为代表的无机絮凝剂,它们凭借在其使用过程中絮凝效果好且成本低得到广泛应用,铝系絮凝剂中铝离子易引起老年痴呆症,铁系絮凝剂中铁离子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容易引起处理后水中带有颜色,增加污泥处理负荷。有机絮凝剂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絮凝剂,这种絮凝剂具有用量小、絮凝速度快、絮凝效果好等优点,但是,该类絮凝剂的大量使用会产生高分子残留,毒性较大,破坏水体生物链,进而影响到人类健康。
申请号为01108579.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絮凝剂,包括二氰二胺与甲醛的聚合物、聚硫氯化铝和/或聚硫氯化铝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首先将铝盐水解,然后向所述水解产物中加入钙盐进行聚合反应,再加入二氰二胺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后得到所述无机有机复合型絮凝剂,该絮凝剂具有药耗量低、废水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是该絮凝剂以甲醛为原料,生产过程易产生环境污染,得到的絮凝剂中也含有大量游离甲醛,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开发一种絮凝效果佳、效率高,投加量少,储存和运输中性能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环保的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该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絮凝效果佳、效率高,投加量少,储存和运输中性能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环保,絮凝体致密、沉淀速度快、悬浮物去除率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价格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有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二羟基氨基乙酸铝改性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将二羟基氨基乙酸铝、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碱性催化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80-90℃下搅拌反应6-8小时,后在水中沉出,过滤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5-9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二羟基氨基乙酸铝改性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
步骤S2、离子化改性:将经过步骤S1制成的二羟基氨基乙酸铝改性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氯乙酰胺-N-甲醇、氯乳酸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40-60℃下搅拌反应10-14小时,后旋蒸除去N,N-二甲基甲酰胺,再将产物溶于水中,置于透析袋内透析10-20小时,后将透析袋内的液体旋蒸除去水,得到离子化二羟基氨基乙酸铝改性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庆红,未经宋庆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