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货船及其液货加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4408.2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长;范亚华;朱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14 | 分类号: | B63J2/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苗 |
地址: | 2262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船 及其 加热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货加热系统。该液货加热系统具有向外输送气货的气相输出口,其包括海水加热器、乙二醇加热器和储罐。海水加热器上设置有海水入口、海水出口、第一液货端口和第一气货端口。乙二醇加热器上设置有乙二醇入口、乙二醇出口、第二液货端口和第二气货端口。储罐用以储存液货,其顶部设置有第三液货端口和第三气货端口。第三液货端口选择性地与第一液货端口或第二液货端口连通,第三气货端口对应地选择性地与第一气货端口或第二气货端口连通,以利用海水加热器或乙二醇加热器将液货加热为气货,气货返回储罐或经气相输出口输出。此时,通过增加乙二醇加热器加热液货,解决在低温海水海域无法对液货加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货船及其液货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LPG(Liquefied Petroleum Gas,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石油气冷却至-42℃,使之凝结成液体。石油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船用LPG储罐一般采用半冷半压式的存储罐,若在LPG装卸过程中,出现船用LPG储罐与港口LPG储罐的种类不同时,需用加热器对LPG货物加热后再输送上岸。
目前对于液货的加热的主要方式是使用以海水为加热介质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并通过控制卸载速度的方法,保证出水侧的海水温度保持在+5℃以上,使得海水能够满足LPG加热器热交换需求量,保证船与岸货物能够正常输送。但是当使用海水加热液货的船舶处于寒冷水域,海水本身的温度已经低于+5℃时,海水加热器将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船上的货物无法满足陆地接收罐的货物接收要求,使得船舶无法到该海域码头进行卸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货加热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处于寒冷水域的船舶中的海水加热器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船舶无法到该海域码头进行卸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货加热系统,其具有向外输送气货的气相输出口,所述液货加热系统包括:海水加热器,其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海水的海水入口和用于输出海水的海水出口;其上还设置有第一液货端口和第一气货端口;乙二醇加热器,其上设置有用于接收乙二醇的乙二醇入口和用于输出乙二醇的乙二醇出口;其上还设置有第二液货端口和第二气货端口;以及储罐,用以储存液货;其顶部设置有第三液货端口和第三气货端口,所述第三液货端口通过液态管连接所述第一液货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液货端口,所述第三气货端口通过气态管连接所述第一气货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气货端口;所述第三液货端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液货端口或所述第二液货端口连通,所述第三气货端口对应地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气货端口或所述第二气货端口连通,以利用所述海水加热器或所述乙二醇加热器将所述液货加热为所述气货,所述气货返回所述储罐或经所述气相输出口输出。
优选地,连通所述第三液货端口与所述第二液货端口之间的液态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三气货端口与所述第二气货端口之间的气态管上相应地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一同导通或一同关闭,而使得所述乙二醇加热器选择性连通所述储罐。
优选地,连通所述第三液货端口与所述第一液货端口之间的液态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三气货端口与所述第一气货端口之间的气态管上相应地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一同导通或一同关闭,而使得所述海水加热器选择性连通所述储罐。
优选地,所述液货加热系统还包括:乙二醇换热器,其内设置有可进行热交换的乙二醇通路和蒸汽通路;所述乙二醇通路的入口连接所述乙二醇出口,所述乙二醇通路的出口连接所述乙二醇入口,所述蒸汽通路的入口作为蒸汽入口用于接收蒸汽,所述蒸汽通路的出口作为蒸汽出口用于输出蒸汽。
优选地,所述液货加热系统还包括用于补充乙二醇的乙二醇储箱;所述乙二醇储箱的出口连通所述乙二醇出口与所述乙二醇通路的入口之间的管道。
优选地,连通所述乙二醇出口与所述乙二醇通路的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乙二醇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