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4367.7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5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华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G06K9/6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过敏 鼻炎 治疗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将介质输入人体内或输到人体上的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设置有:固定装置:用于将治疗仪固定于患者头部,并防止患者在移动时发生移动;治疗装置:用于针对患者鼻腔进行治疗和加热;主控装置: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传输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端设备命令以及将治疗数据发送给用户端设备;供能装置:用于为整个装置运行提供电能。本发明提供的导光柱可以将红外灯发射的激光束有效汇聚,到达上颌窦、额窦等副鼻窦面部投影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加热棒可以为患者鼻腔加热,增加治疗效果;体积小,可以通过固定带固定于患者头部,治疗期间不影响正常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将介质输入人体内或输到人体上的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等。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高发病,部分患者因妊娠或哺乳等生理因素无法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另一部分患者希望通过物理疗法减少激素等药物的使用剂量,临床中可以采用红外激光的物理疗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常见的物理疗法仪器体积较大,不易携带,容易受到使用限制。现有技术中的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治疗方法功能较为单一,治疗效果有限。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常见的物理疗法仪器体积较大,不易携带,容易受到使用限制。
(2)现有技术中的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治疗方法功能较为单一,治疗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的控制方法,所述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固定带利用卡扣进行过敏鼻炎治疗仪的穿戴固定;通过单片机控制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的正常运行。
步骤二,通过治疗柱顶部的红外感应装置感测治疗柱的位置:(I)红外感应装置通过光感应芯片检测治疗柱顶部的光亮度并产生亮度信号,同时将所述亮度信号发送给所述单片机;
(II)单片机接收所述亮度信号,当所述亮度信号低于第一亮度阈值时,产生电源触发信号并控制电源的开启;
(III)红外感应装置通过红外感应芯片感测治疗柱顶部与鼻腔触碰面位置,并产生感测信号,同时将所述感测信号发送给所述单片机;
(IV)单片机接收到所述感测信号后与预设触碰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感应红外线的波长超出预设波长范围则发出提示,控制所述过敏鼻炎治疗仪停止继续进入。
步骤三,通过治疗柱将红外灯发射的激光束有效汇聚,到达上颌窦、额窦等副鼻窦面部投影区进行治疗。
步骤四,通过加热棒对患者鼻腔进行加热,增加治疗效果;通过预警装置对异常的治疗数据及加热数据进行预警:(1)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治疗数据及加热数据;
(2)对所述治疗数据及加热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并根据模糊聚类分析结果生成动态聚类图;
(3)从所述动态聚类图中选取异常数据,并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所述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数据等级;
(4)将所述异常数据及所述异常数据等级输出以进行预警。
步骤五,通过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进行过敏鼻炎治疗仪与用户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1)通过网关对所述单片机发出的控制命令进行接收;
2)将接收到的所述控制命令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给与所述网关相通信连接的复数个通信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华,未经陈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3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