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蜂窝板钎焊用活性连接剂以及反应钎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24034.4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沈元勋;程亚芳;孙华为;黄俊兰;隋方飞;常云峰;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5/362 | 分类号: | B23K35/362;B23K20/02 |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炊万庭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蜂窝 钎焊 活性 连接 以及 反应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蜂窝板钎焊用活性连接剂以及反应钎焊方法,活性连接剂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CsZnF3粉75‑85%、无水乙醇5‑10%以及液态金属Ga5‑20%。将活性连接剂涂覆在蜂窝芯条和上下面板的待焊面,装配后置于高温下进行反应钎焊,得到铝合金蜂窝板。利用本发明的活性连接剂能实现铝合金蜂窝板之间高可靠、高致密、无钎料以及无钎剂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蜂窝板钎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蜂窝板钎焊用活性连接剂以及反应钎焊方法。
背景技术
铝蜂窝板具有密度小,刚性大,稳定性好的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性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建筑装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传统铝蜂窝结构普遍采用有机胶体粘接工艺,接头处只能形成物理结合,使铝蜂窝结构的性能普遍受制于胶粘剂,其应用领域、工作环境和使用寿命等也受到限制;而铝合金蜂窝板的钎焊则可以在接头处形成冶金结合,且变形小、精度高,接头的性能也优于胶粘接头。然而,现有铝合金蜂窝板的钎焊工艺温度接近600℃,超过了大多数铝合金的过烧温度,而且会造成钎料溶蚀母材、母材严重软化等问题,此外,钎焊时还需采用炉中气氛保护或真空钎焊,钎焊成本较高。因此,寻找钎焊制备铝合金蜂窝板的新方法已经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适合薄板铝及铝合金钎焊的自钎剂材料及制备方法》,公告号CN103659054B公开了一种自钎剂材料,不需要额外使用钎料,解决了钎料队母材的溶蚀和溶液问题。但是该自钎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该自钎剂材料含有ZnCL2和SnCL2这两种强腐蚀性成分,材料不具有无腐蚀特性;(2)该自钎剂材料是依靠高温下与Al发生传质作用析出少量的Zn、Sn、Ge等形成共晶Zn-Al钎料,实现铝合金的钎焊连接,连接过程温度较高,需在570℃下实现焊接;(3)该连接过程中有Sn,Sn易引发焊点产生晶间腐蚀,且使接头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蜂窝板钎焊用活性连接剂以及反应钎焊方法。借助接触反应原理,利用本发明的活性连接剂能实现铝合金蜂窝板之间高可靠、高致密、无钎料以及无钎剂的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铝合金蜂窝板钎焊用活性连接剂,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CsZnF3粉75-85%、无水乙醇5-10%以及液态金属Ga5-20%。
作为上述铝合金蜂窝板钎焊用活性连接剂的进一步优化:所述CsZnF3粉的粒度范围为50μm-80μm,纯度大于99%。
作为上述铝合金蜂窝板钎焊用活性连接剂的进一步优化:将CsZnF3粉、无水乙醇以及液态金属Ga均匀搅拌制成膏状活性连接剂。
一种铝合金蜂窝板的反应钎焊方法:将活性连接剂涂覆在蜂窝芯条和上下面板的待焊面,装配后置于高温下进行反应钎焊,得到铝合金蜂窝板。
作为上述铝合金蜂窝板的反应钎焊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蜂窝芯条和铝合金上下面板的待焊面清理干净,在待焊面上涂覆活性连接剂;
2)将涂覆完活性连接剂的蜂窝芯条和铝合金上下面板装配成铝合金蜂窝板,施加压力并置于箱式电阻炉内,在380℃-400℃温度下保温20-30min;
3)待炉温降至300℃后,将铝合金蜂窝板取出并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得到焊接完成的铝合金蜂窝板。
作为上述铝合金蜂窝板的反应钎焊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1)中的涂覆工艺为刷涂或喷涂。
作为上述铝合金蜂窝板的反应钎焊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性连接剂的涂覆厚度为5-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